子乌

浦南吉尔 藏传佛教

浦南吉尔

浦南吉尔,藏文pu rna ghi ri,英文purangir,1743年-1795年(生卒年),印度瑜伽师,曾与乔治·博格尔一起前往西藏,之后,还随第6世日喀则活佛入京觐见乾隆帝,他是第6世日喀则活佛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的信使。 ▲选自艾瑞卡·福特、张云等主编《8-15世纪中西部西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第一个与西藏建立联系的英国人 藏传佛教

第一个与西藏建立联系的英国人

第一个与西藏建立联系的英国人--乔治·博格尔,英文George Bogle,1746年-1781年(生卒年),探险家,他是第一位同西藏建立外交联系,并试图获得清朝廷政府承认的西方人士,不过至今中外学界对他任务使命仍有争议。 1746年,乔治·博格尔出生在一个富裕烟草商人家庭,母亲是王室后裔,他是3兄[…]
归依,佛教术语 印度佛教

归依,佛教术语

归依,梵文sarana,又称皈依,是指归投依伏于佛、法、僧三宝,归,是指回归、回头,依,是指依靠,意为自此将身心永远归属于三宝,做虔诚的佛弟子。 三皈依,梵文trisaranagamana,又称三皈戒,简称三皈。 佛教制度,佛教徒在入教时,必须要先于师前受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意为对佛[…]
第一个到达拉萨的英国人 历史

第一个到达拉萨的英国人

第一个到达拉萨的英国人是托马斯·曼宁,英文Thomas Manning,1772年-1840年(生卒年),是欧洲汉学家中的第一位世俗人士,也是第一位抵达拉萨的英国人。 ▲托马斯·曼宁。 曼宁出生于英国的布鲁姆,他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由于他畏惧考试,致使自己没有毕业。 ▲拉萨[…]
生钦·洛桑班丹群培 藏传佛教

生钦·洛桑班丹群培

生钦·洛桑班丹群培,藏文Seng chen blo bzang dpal ldan chosphel,?-1887年6月,格鲁派的第4世生钦活佛。 ▲重孜寺。 洛桑班丹群培出生于日喀则的重孜,与重孜的帕拉家族是姻亲关系,他是扎什伦布寺阿巴扎仓(密宗扎仓)的堪布。 ▲扎什伦布寺,1902年。 18世纪[…]
小昭寺 藏传佛教

小昭寺

小昭寺,藏文ra mo che,英文Ramoche Temple,藏名甲达绕木切,位于今拉萨市八廓街北,距离大昭寺1公里,它与大昭寺合称为拉萨二昭。 公元641年,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期竣工,建成后的寺名为甲达热木齐祖拉康,意为汉虎神变寺,后来称为小昭寺,是为了与大昭寺对应,昭,意为佛。 […]
西姆拉条约 历史

西姆拉条约

西姆拉条约,英文Simla Convention,是指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英属印度北部西姆拉举行的由中国政府、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文件与协议,其中就包括了西藏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西藏与中国内地的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边线的分界(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麦克马洪线[…]
不丹历史 历史

不丹历史

不丹历史一直充满着神秘色彩,根据现有证据表明不丹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不丹,廷布。 不丹,英文Bhutan,意为吐蕃(Bhota)的边陲(Anta)。 公元6世纪,不丹是古印度迦摩缕波王国的领地,生活着库奇人。公元650年,迦摩缕波王国陷入局势混乱,吐蕃的西藏人迁入不丹地区,接着他[…]
大昭寺 藏传佛教

大昭寺

大昭寺,藏文lha savi jo khang,英文Jokhang Temple,大昭寺全名逻些显幻神殿,简称为觉康,觉意为尊者,佛陀的代称,康意为房所、殿堂,觉康就是供奉佛陀的殿堂,位于今拉萨八廓街,因为建造大昭寺时是以山羊驮土,所以又称为羊土神变寺。 ▲大昭寺广场。 大昭寺创建于吐蕃时期,因为它[…]
夏仲活佛·阿旺朗杰 藏传佛教

夏仲活佛·阿旺朗杰

夏仲·阿旺朗杰,又称阿旺南杰,藏文Shabdrun Ngawang Namgyal,公元1594年-公元1651年(生卒年),他是竹巴噶举派在不丹分支的教主、第4世竹钦活佛的两个转世化身之一、不丹王国的缔造者。 ▲19世纪,不丹风格,竹巴噶举派传承,阿旺朗杰唐卡。主尊居中,长者胡须相,头戴[…]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