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时间上从冈仁波齐开始的原始苯教到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佛教文化。地理上涵盖包括中国大陆以内,还有,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广大吐蕃王朝地区。

迁识往生成就法 藏传佛教

迁识往生成就法

迁识往生成就法,又称破瓦法,藏文vpho-bavi-rnal-vbyor,属于纳若六法之一,它的要义是引生无分别俱生智。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宗角禄康壁画。 迁识是指人在临命终时,能够用自力(气心力和定力)把自己的心识,迁往到他方净土或其他世界,使得心识在迁往的途中无障难而行,迁识的关键在于得气心[…]
中阴成就法 藏传佛教

中阴成就法

中阴成就法(中阴又称为中有),藏文bar-dovi-rnal-vbyor,属于纳若六法之一,它的要义是引生三世俱生智。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宗角禄康壁画。 中阴是指人在临命终时,出现四空光明所起的意身,意身与幻身是同一性质,都是最细微的风心组成。 米拉日巴礼赞歌-热西·才让旦 中阴的分类法很多,在[…]
梦境成就法 藏传佛教

梦境成就法

梦境成就法,藏文rmi-lam-rnal-vbyor,属于纳若六法之一,它的要义是引生觉空俱生智。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宗角禄康壁画。 人在睡眠时,由风心收入脉内出现的梦境,所示现的内容完全由习气熏习而成,梦中身是细身,它的体性是风身的心(类似幻身),由于其身是业熏习而成,又称习气身。 此图是宗角[…]
光明成就法 藏传佛教

光明成就法

光明成就法,藏文vod-gsal-rnal-vbyor,属于纳若六法之一,它的要义是引生明空俱生智,通过禅定这里回顾和睡眠的结合,认识到进入睡眠时出现的母子二光明并与之融合。 此图选自《The DA LAI LAMA`S SECRET TEMPLE》由Ian A.baker著述,Thomas Lai[…]
幻身成就法 藏传佛教

幻身成就法

幻身成就法,藏文sgyu-lus-rnal-vbyor,属于纳若六法之一,它的要义是引生现空无别俱生智,依最细微的风心本元身,而证佛的报化身。 此图是1899年,印度瑜伽手稿,绘制了细微身,还在脊柱底部到头顶绘制了6个脉轮。 幻身有很多种,这里指的不是一般所说的幻化不实的身躯,而是隐秘讲述最细微风心[…]
拙火成就法 藏传佛教

拙火成就法

拙火成就法,又称脐轮火,藏文gtum-movjmevi-rnal-ybyor,是纳若六法之一,它是修风、脉、拙火的瑜伽。 此图是Ian A.Baker著述《The Da Lai La Ma`s Secret Temple》,Thomas Laird拍摄。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宗角禄康壁画。 此图是[…]
《牟子理惑论》真伪辨 藏传佛教

《牟子理惑论》真伪辨

《牟子理惑论》真伪辨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事,近代学者就《牟子理惑论》的作者问题来展开论争,《牟子理惑论》旧题记为牟子撰,使得历代都以为牟子就是三国时期的牟融。 牟子,东汉末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名不详;在《弘明集》卷一记载为“牟子博”,后世以此都认为是牟融。在《理惑论·序传》记载,牟子原是一位儒者,博[…]
佛教文学 藏传佛教

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是运用文学形式来生动反映或表现佛教的内容,塑造出具体可感的佛教形象艺术,主要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是指富于文学审美性质的佛教典籍;广义包括了佛教典籍中的某些文学思想和僧侣文学的审美活动、佛教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和世俗文人的有关文学创作。 佛教初传时,为了吸引文化水平较低的贫苦百姓,就采用了浅显、近[…]
《四十二章经》真伪辨 藏传佛教

《四十二章经》真伪辨

《四十二章经》真伪辨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事,近代学者就围绕《四十二章经》真伪的问题,展开系列论争。 《四十二章经》收录于《大正藏》的第十七部<经量部>,据传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在东汉时期由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在洛阳的白马寺译出,书成后收藏于兰台石室的第十四间,其内容是将佛陀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
三阶教 藏传佛教

三阶教

三阶教,又称“三阶宗”、“普法宗”,中国隋唐时期的佛教派别,依其主张而立名,由隋代的信行创立。三阶教,又称“三阶宗”、“普法宗”,中国隋唐时期的佛教派别,依其主张而立名,由隋代的信行创立。 信行,自称一乘菩萨,以他撰写的《三阶佛法》、《对根起行杂录》等35部44卷为主要依据,将佛教按照时、处、机(指[…]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