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时间上从冈仁波齐开始的原始苯教到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地区的佛教文化。地理上涵盖包括中国大陆以内,还有,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广大吐蕃王朝地区。

五方佛之北方不空成就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北方不空成就佛

不空成就佛,梵文amoghasiddhi,五方佛中的北方佛,位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五解脱轮中,正北月轮中央的如来,在密教胎藏界称“北方天鼓雷音佛”。 13世纪,藏西波罗风格,不空成就佛的观修唐卡。波罗风格是指绘画和雕塑中的印度波罗王朝的艺术样式。波罗王朝时期已经是佛教在印度的最后阶段。“金刚乘”兴[…]
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

宝生佛,梵文ratnasambhava,又称“宝生如来”,是五方佛中的南方如来,居于欢喜世界。代表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佛法微妙之意,亦即在佛法圆满中,得到无量福德、珍宝,故曰“宝生”。 宁玛派传承,文武中阴百尊。宝生佛双身像居中跏趺坐于五色莲花宝座上,下承双马托举的法[…]
五方佛之西方阿弥陀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西方阿弥陀佛

五方佛,他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一种对“佛”概念的抽象表述,也是密宗金刚界密法的“五佛转智说”。金刚界曼陀罗分为“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尊佛为部主。 清代,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唐卡。阿弥陀佛居中,身呈红色,头顶发髻,身披袈裟,寂静庄严相,双手结禅定印托僧钵,跏趺坐[…]
五方佛之东方阿閦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东方阿閦佛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部佛”,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尊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也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阿閦佛”,梵文akshohya(“閦”音“触”)又名“不动”,又有“金刚[…]
五方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的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由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也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五方佛唐卡。大日如来佛居中,肤色白,寂静相,四面二臂,头戴宝[…]
纵(竖)三世佛之未来佛 藏传佛教

纵(竖)三世佛之未来佛

“三世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佛的合称。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之佛多如恒河沙数。“三世佛”有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之分。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燃灯佛”(过去佛有多家说法,不过寺院塑像特指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现代唐卡,华锐派风格,画师更登加木措,三世佛唐卡。释迦牟尼[…]
纵(竖)三世佛之现在佛 藏传佛教

纵(竖)三世佛之现在佛

“三世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佛的合称。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之佛多如恒河沙数。有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之分。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燃灯佛”(过去佛有多家说法,不过寺院塑像特指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现代红唐卡,热贡风格。释迦牟尼佛居中,寂静庄严相,身着袒右式福宝袈裟,右手结触[…]
纵(竖)三世佛之过去佛 藏传佛教

纵(竖)三世佛之过去佛

“纵三世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佛的合称。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之佛多如恒河沙数。“三世佛”有竖纵(竖)三世佛和横三世佛之分。纵(竖)三世佛是:过去佛“燃灯佛”(过去佛有多家说法,不过寺院塑像都特指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三世佛唐卡。释迦牟尼佛居中,面呈寂静庄严[…]
过去七佛—第七尊 藏传佛教

过去七佛—第七尊

“过去七佛”的第七尊佛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梵文sākyamuni-buddha,亦称“释迦摩尼如来”,意译“能仁”、“寂默”。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现在佛。原是佛教徒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兴起后,被神化为佛。 18世纪,释迦牟尼唐卡。这是乾隆四十五年为迎接班禅喇嘛进京,特在承德建[…]
过去七佛—第六尊 藏传佛教

过去七佛—第六尊

“过去七佛”的第六尊佛是“迦叶佛”(“叶”音同“摄”)迦叶佛,梵文kāsyapa-buddha,亦译“迦叶波佛”,意译“饮光”、“持光”。祂曾预言“释迦牟尼”当来必定成佛。 清代,乾隆八年《龙藏经》061-1。迦叶佛,寂静相,头顶发髻,身着红色袈裟,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双腿呈金刚[…]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