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佛教

历史上华人曾经或者依然人聚居的地区广泛流传的几大类以中文承载的佛教

毗婆舍那 汉地佛教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梵文vipaśyanā,音译为“观”,与奢摩他是修行禅定的两种方法,也是三无漏学中的慧学,它通常是指三辨识,即无常、苦、非我,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上的诸行三相,是一切共存的三个特征(即共相),也是大乘佛教上的空性和佛性。 毗婆舍那的理论依据是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
三谛圆融 汉地佛教

三谛圆融

三谛圆融,又称圆融三谛,是汉传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 三谛是指《中论》中三是偈-空、假、中。 空谛,又称真谛、无谛,指世界万有由因缘和合而成,空无自性; 假谛,又称俗谛、有谛,指万有空无自性,但虚妄分别,假名施舍设,并非纯无所有; 中谛,又称中道第一义谛,既能看到空的一面,也能看到现象假的一面,[…]
三谛 汉地佛教

三谛

三谛,梵文satya-traya,佛教的三种真理,分为几种说法。 此图是《菩提璎珞本业经》卷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璎珞经·佛母品》记载:“所谓有谛、元谛、中道第一义谛,是一切诸佛智母”,意为具备了关于有、无、中道第一义的智慧,就具备了佛的一切智慧,这是从智的角度来说三谛。 在《璎珞经·因果[…]
三宗 汉地佛教

三宗

三宗又称三教,是中国佛教的判教学说,分为: 此图是法藏。 一、地论师的判教,据唐·法藏《华严五教章》卷一记载:“依光统(慧光)律师立三种教,即渐、顿、圆。光师释意:以根未熟,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深妙之义,如是渐次而说,称为渐教。为根熟者,于一切法门具足演说一切佛法,常与无常、空与不空,同时[…]
阎魔王 汉地佛教

阎魔王

阎魔王,梵文yamaraja,音译“阎魔罗”,又称“焰魔罗王”、“阎罗王”等,他原是古印度教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继续沿用,称他为“管理地狱之主”,他下属有十八个判官,他们分别掌管十八地狱,在汉传佛教中,阎罗王被奉为十二天、二十诸天、二十四诸天之一,通常被摆放在寺庙的大雄宝殿。 此图是公元17世纪,南[…]
鬼子母神 汉地佛教

鬼子母神

鬼子母神,又称“鬼子母”,梵文hariti,音译“诃利帝”,她原是神通很大的夜叉,后成为佛教护法二十四天之一。 此图是中国北京,法海寺,明代二十四天(一)壁画。 此图是中国北京,法海寺,明代,鬼子母神与鬼子壁画。 在《鬼子母经》记载:佛游大兜国中,知有一母,多子,常盗他人之子而食。佛告阿难,伺母外出[…]
神 汉地佛教

神在佛教里是一个有争论的观念,而它的应运范围也比较复杂,可划分如下几类: 此图是12世纪,梵天造像。 ①梵文deva,亦作“天”。泛指世界的创世主、造物主,如“梵”(梵文brahman)、“梵天”(梵文brahma)、“大自在天”(梵文mahesvara)等。佛教从业力决定论和缘起说的角度加以反对,[…]
三种禅 汉地佛教

三种禅

三种禅,教义名词,它是天台宗对小乘禅宗的三种分类: (1)世间禅; (2)亦世间亦出世间禅; (3)出世间禅。 此图是《法华玄义》卷四,天台宗论著。 世间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等)、四空三种。亦世间亦出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通明观三种。出世间禅:有观、炼、熏、修四种,每种内容,列表如下: 坏法九[…]
法眼宗 汉地佛教

法眼宗

法眼宗是汉传佛教禅宗南宗的五家之一,因为开创者-清凉文益,圆寂后的谥号是“大法眼禅师”,所以命名为“法眼宗”,此宗源自青原行思的法系。 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阐明,他在自己师傅-罗汉桂琛所授“一切现成”的原理上,建立了“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宗旨。 据《人天眼目》卷四记载,法[…]
佛典汉文翻译 汉地佛教

佛典汉文翻译

佛典汉文翻译是中国汉地佛典翻译的活动。自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安世高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朝廷解散翻经院,大规模的佛典汉译持续了近九百年,期间经历了大约四个时期: 一、东汉至西晋时,为初译期。译典原本以“胡本”为多,译者多为西域僧人,故为西域僧主译[…]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