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7月

五方佛之中央大日如来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中央大日如来佛

五方佛构成了几何形状坛城的基础,它们占据中央点和四大基本方位,是其完美特质的形象化的表象。 “大日如来佛”,梵文vairocana,又作“毗卢遮那佛”mahā-vairocana,意为“太阳”或“光明遍照”,意译“大日如来”、“大日觉王”。大日如来通常被称为“法身佛”,释迦牟尼佛为“应身佛”,大日如[…]
五方佛之北方不空成就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北方不空成就佛

不空成就佛,梵文amoghasiddhi,五方佛中的北方佛,位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五解脱轮中,正北月轮中央的如来,在密教胎藏界称“北方天鼓雷音佛”。 13世纪,藏西波罗风格,不空成就佛的观修唐卡。波罗风格是指绘画和雕塑中的印度波罗王朝的艺术样式。波罗王朝时期已经是佛教在印度的最后阶段。“金刚乘”兴[…]
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南方宝生佛

宝生佛,梵文ratnasambhava,又称“宝生如来”,是五方佛中的南方如来,居于欢喜世界。代表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佛法微妙之意,亦即在佛法圆满中,得到无量福德、珍宝,故曰“宝生”。 宁玛派传承,文武中阴百尊。宝生佛双身像居中跏趺坐于五色莲花宝座上,下承双马托举的法[…]
五方佛之西方阿弥陀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西方阿弥陀佛

五方佛,他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一种对“佛”概念的抽象表述,也是密宗金刚界密法的“五佛转智说”。金刚界曼陀罗分为“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羯磨部”等五部,各以五尊佛为部主。 清代,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唐卡。阿弥陀佛居中,身呈红色,头顶发髻,身披袈裟,寂静庄严相,双手结禅定印托僧钵,跏趺坐[…]
五方佛之东方阿閦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之东方阿閦佛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部佛”,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尊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也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阿閦佛”,梵文akshohya(“閦”音“触”)又名“不动”,又有“金刚[…]
五方佛 藏传佛教

五方佛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的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由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也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五方佛唐卡。大日如来佛居中,肤色白,寂静相,四面二臂,头戴宝[…]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