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2年1月

吐蕃王朝(二) 藏传佛教

吐蕃王朝(二)

前文回顾:吐蕃王朝(一) 吐蕃与大唐的关系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欲与大唐修好,大唐也派使臣入蕃。 公元638年(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又派大臣-禄东赞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贞观十[…]
吐蕃王朝(一) 藏传佛教

吐蕃王朝(一)

吐蕃王朝是公元7世纪初到公元9世纪中叶,存在于青藏高原的藏人君主制政权,藏王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共延续了两百多年,吐蕃王朝鼎盛时的区域,包括了今天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康巴地区,天山南疆和云南西北部,尼泊尔、不丹全境,中亚及印度北部部分地区。 此图是是公元700年,吐蕃王朝版图。 原始藏族在汉文史籍[…]
拉藏汗 藏传佛教

拉藏汗

拉藏汗,藏文Lha-bzang-Khan,?-1717年(出生年不详),和硕特汗国点这里回顾的末代可汗,他是固始汗的曾孙、朋素克的长子。 此图是拉藏汗。 此图是是拉藏汗用托忒文发布的条令。 公元1701年,朋素克去世后,拉藏汗继承了汗位,清康熙帝册封他为“翊法恭顺汗”。 此图是40岁时的康熙帝。 公[…]
和硕特汗国 藏传佛教

和硕特汗国

公元1642年,由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称为“和硕特汗国”,以此正式确立格鲁派在西藏的政教合一政权。 和硕特汗国建于公元1642年,公元1717年被准噶尔汗国消灭。 图是中国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摄于1938年。 帕木竹巴点这里回顾政权的后期,经历了仁蚌巴点这里回顾、[…]
安多 藏传佛教

安多

​安多又称“多麦”,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地区,常与卫藏、康区并列,它的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的青海省海北u、海南、黄南、果洛、海西五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此图是1936年,亚新地学社出版,《中华袖珍地图》。 安多与康区合成了一个较大的藏区,在吐蕃王朝时期称[…]
仁蚌巴,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藏传佛教

仁蚌巴,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仁蚌巴,藏文Rinpung pa,它是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存在于卫藏中部一带的世俗贵族政权。 仁蚌巴原是帕木竹巴(即帕竹政权,被明朝廷赐封为“阐化王”)的属臣,在帕竹家族的内部纷争中,逐渐篡夺了权力,最终成了后藏的实际统治者。 此图是图齐著述《Tibetan Painted Scrolls》[…]
藏巴汗-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藏传佛教

藏巴汗-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藏巴汗,藏文Tsangpa,又称“第悉藏巴”,意为“后藏上部之王”,它是公元17世纪上半叶(即明代末期)西藏地区,继帕木竹巴、仁蚌巴之后兴起的世俗贵族政权。因为藏巴汗政权是以噶玛噶举派为后盾,所以藏巴汗政权又称为噶玛王朝。 此图是藏巴汗政权的世系图。 藏巴汗政权正式建立于公元1618年,消亡于公元1[…]
甘丹颇章,西藏格鲁派政教合一政权 藏传佛教

甘丹颇章,西藏格鲁派政教合一政权

甘丹颇章,藏文dgal dan pho brang,又译为“噶登颇章”、“噶丹颇章”,它原是指格鲁派领袖拉萨活佛在哲蚌寺的寝宫。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哲蚌寺。 此图是布达拉宫全景。 在公元1645年,索南群培(第一任第巴)主持重建布达拉宫时,第五世拉萨活佛就驻锡于哲蚌寺的甘丹颇章,在那里开始执政西[…]
萨迦巴,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 藏传佛教

萨迦巴,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

萨迦巴,藏文sa skya pa,简称萨迦,藏文sa skya,它是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借助元朝廷的政府机制,在全西藏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元朝廷的政教合一的自治政权,这也是西藏历史上各教派统治时期的第一个政权,史称“萨迦王朝”。 萨迦巴政权从公元1253年八思巴掌管萨迦派算起,在公元1358年失势于帕木[…]
帕木竹巴,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藏传佛教

帕木竹巴,西藏世俗贵族政权之一

帕木竹巴,藏文Phag-mo gru-pa,它是公元14世纪至公元16世纪时,统治西藏中南部地区的政权。帕木竹巴兴起于中国的元、明之际,元代译为“伯木古鲁”,明代译为“怕木竹巴”。 此图是灌顶国师阐化王印。 在元、明朝廷时,曾分别赐封帕木竹巴的首领为“大司徒”、“灌顶国师阐化王”。 此图是《朗氏家族[…]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