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2年2月

永平求法 藏传佛教

永平求法

永平求法是中国东汉时期,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法的事迹,永平是汉明帝的年号。 西汉末年,佛教就已传入西域。 汉明帝曾夜梦丈六金人,顶佩白光,从西方飞来,遂,召见大臣解梦,傅毅认为这是来自西方的佛,汉明帝便有了感梦求法。 永平7年(公元64年),汉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十余人,奔赴天竺求佛法。永[…]
玄奘 藏传佛教

玄奘

玄奘(?-公元664年),通称“三藏法师”,又称“唐三藏”,俗称“唐僧”,他是唐代僧人,汉传佛教的五大翻译家之一、旅行家、法相宗的创始人。 此图是玄奘画像,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图是玄奘故居。 据《续高僧传》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法师行状》、《玄奘法师塔铭》等记载,玄奘俗姓陈[…]
法相宗 藏传佛教

法相宗

法相宗,汉传佛教的宗派之一,创始人是唐代玄奘及弟子窥基;因为窥基常住在慈恩寺,所以此派也称为“慈恩宗”;此宗善用分析“法相”的方法来表达“唯识真性”,又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法相宗”;还以唯识为宗,从唯识理中求悟,称为“唯识宗”。 此图是窥基画像。 法相宗自称继承了弥勒和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这里[…]
天台宗 藏传佛教

天台宗

天台宗,简称“台宗”,汉传佛教的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𫖮(又称智者),因为他常住在浙江的天台山,所以命名为天台宗;此宗以《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立宗的主要经典,也称为“法华宗”。 天台宗同时推崇般若中观派的理论,尤其是《大智度论》,尊奉印度的龙树为本宗始祖,二祖慧文、三组慧思[…]
成身会 藏传佛教

成身会

成身会,又称“金刚界大曼荼罗”、“金刚界羯磨会”,在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位于中央的根本会。 此图是金刚界曼荼罗,依次是中间的成身会,下方是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四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降三世羯磨会、降三世三昧耶会。 成身会描绘了诸尊的威仪事业、相好具足的羯磨身(即诸尊的形体),其中包括了五佛[…]
朱古 藏传佛教

朱古

朱古,又称祖古,藏文sprul-sku,意为“幻化”、“化身”,是指藏传佛教已经修行成佛超脱轮回,逝世之后为了普渡众生再度入世,化现为肉身,为有缘人传法者。 后来又引申为虽然尚未成佛,却已经修证道、能够不眛本性,自主的掌握来生,在去世后乘愿再来,教化众生的高僧。这种化身的转世说法,是藏传佛教领袖“灵[…]
华严宗 藏传佛教

华严宗

华严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因为此宗尊奉《华严经》为最高经典,所以得名为“华严宗”;还因此宗的实际创世人-法藏,被赐号为“贤首”,所以又称“贤首宗”,此宗又以“法界缘起”为核心理论,也称为“法界宗”。华严宗的公认的传承系谱为“华严五祖”说,即初祖法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还有“华[…]
中国密教(二) 藏传佛教

中国密教(二)

前文回顾,中国密教(一)前文回顾,中国密教(一) 唐代之后,大瑜伽密教开始传入中国,到宋代时,无上瑜伽密教的经典被译为汉文。各朝各代都有不少师徒相传的密教流派,而一般的密教信仰仍然广泛的流行于社会。唐代之后,大瑜伽密教开始传入中国,到宋代时,无上瑜伽密教的经典被译为汉文。各朝各代都有不少师徒相传的密[…]
中国密教(一) 藏传佛教

中国密教(一)

中国密教一般是指中国内地的密教,广义上泛指中国境内各佛教系统的密教,其中包括了藏传密教这里回顾、大理密教、西域密教等。 中国密教始自于公元3世纪初的汉魏之际,在这之前大乘佛教中的陀罗尼早已传入。 公元2世纪末,支楼迦谶在他的大乘译籍中,首先介绍了陀罗尼,将陀罗尼意译为“总持”、“持”,音译“陀怜尼”[…]
陀罗尼 藏传佛教

陀罗尼

陀罗尼,梵文dharani,又译“陀邻尼”,意译“总持”、“能持”、“持”等,原意是忆持不忘,原指对佛陀言教闻持不忘,现在指的是对所有佛法义理“总持不忘”;在密教中一般指格式化的文句,以为受持念诵,即可受诸加持,或具有各种功用。陀罗尼,梵文dharani,又译“陀邻尼”,意译“总持”、“能持”、“持[…]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