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2年3月

大手印,噶举派教法 藏传佛教

大手印,噶举派教法

大手印,藏文phyag-rgya-chen-po,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教法之一;在萨迦派、格鲁派也有传承。 此图是阿弥陀佛的九品印。 在密教中,手印代表三密中的身密,还是诸佛、诸菩萨法德的标识。 据《大手印明点续》里说:‘手喻空智,凡所执持,悉为手之功能,凡所显现,即是空之妙用’。 ‘印’喻印记,决定[…]
苯教,藏地原始宗教 藏传佛教

苯教,藏地原始宗教

苯教,藏文bon-po,音译‘苯波’或‘本波’,旧作‘’崩薄,亦称‘本教’、‘黑教’、‘巴恩教’、‘莲菩教’、‘凡神教’、‘奔布尔教’等;苯教是中国藏族本土的固有宗教。 此图是17世纪,苯教雍仲龙杰唐卡。此幅唐卡表现的是一个苯教坛城,中央显现的是苯教坛城“雍仲龙杰”,四周分别呈现苯教的佛陀、本尊与祖[…]
中观学派 藏传佛教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梵文mādhyamika,简称“中观派”,亦称“中观宗”、“大乘空宗”。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 此图是19世纪,八邦寺风格,龙树、提婆唐卡。 中观学派大约在公元3世纪由龙树尊者、提婆尊者所创,主要的论籍保存在中国汉、藏两种译文里。其中的《中论》、《十二门论》、《[…]
大慈法王,明朝三大法王之一 藏传佛教

大慈法王,明朝三大法王之一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原名‘释迦益西’,藏文byams-chen-chos-rje-shakya ye-shes,公元1354年-公元1435年(生卒年),他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僧人,亦是中国明朝册封的三大法王之一。 在《明史》中,将释迦益西称为‘释迦也失’。 此图是中国明代,释迦益西的缂丝唐卡。[…]
大乘法王,明朝三大法王之一 藏传佛教

大乘法王,明朝三大法王之一

大乘法王·贡嘎扎西,藏文theg-chen-chos-rje-kun-dga-bkra-shis,公元1349年-公元1425年(生卒年),他是中国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僧人,亦是中国明朝册封的三大法王之一。 此图是16~17世纪,藏中风格,贡嘎扎西唐卡。 《明史》中将贡嘎扎西译作为‘昆泽思巴’。 此图[…]
般若,佛教术语 藏传佛教

般若,佛教术语

bō  rě 般  若,又译‘波若’、‘钵若’、‘钵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意译‘智慧’、‘智’、‘慧’、‘明’等。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即智度)的略称,亦是佛教特别提倡的一种观念体系。 此图是金汁《心经》。 据《大智度论》卷四三载:‘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智慧中最为第[…]
佛教绘画 藏传佛教

佛教绘画

佛教绘画是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形象来歌颂、宣扬佛教的一种宗教造型艺术;佛教绘画则起源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时代。 佛教绘画,依据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依托石窟、寺院以石壁、墙壁为质地的壁画;以纸、绢等软材料为质地的卷轴画。 此图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
佛教建筑 藏传佛教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是指佛教徒居住、生活的场所以及从事各种佛教活动或具有佛教纪念意义的场所和建筑物;起源于天竺(今印度),主要有寺(即以殿堂、庭院为主)和塔两类。 天竺佛教建筑以“阿兰若”和“僧伽蓝”为主: “阿兰若”,梵文Āranyaka或Āranya,原指树林、寂静处,即在远郊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是僧人清净[…]
宁玛派教法-大圆满法 藏传佛教

宁玛派教法-大圆满法

大圆满法,藏文rdzogs-chen,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特有教法。“大圆满”是指众生身中现前离垢的“空明觉了”(即内心的清净分)。宁玛派认为众生的心有染、净二分;染分的叫做“心”,净分的叫做“了”(即觉性)。 此图是普贤王如来,普贤王如来在大圆满教法中代表法身,又被称为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代表我们心的[…]
思惟菩萨 藏传佛教

思惟菩萨

思惟菩萨像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造像题材,最初见于印度贵霜王朝时期,造型受到犍陀罗风格的影响。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思惟菩萨像传入中国,之后经由中国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逐渐成为东亚佛教造像的重要造型之一。 此图是徤陀罗时期,半跏思惟菩萨像,片岩石雕;现收藏于在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 思惟菩萨像流行于中国的南[…]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