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2年5月

小勃律之战 历史

小勃律之战

小勃律之战是大唐王朝与吐蕃数次战争中的一次战役,由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并兼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了依附于吐蕃的小勃律国。 ▲小勃律所在位置。 ▲唐朝疆域图。 开元10年(公元722年)9月15日,吐蕃出兵围攻小勃律国。小勃律王抵抗吐蕃的同时,还向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求救,申明小勃律(今巴控[…]
大勃律之战 历史

大勃律之战

大勃律之战是大唐王朝与吐蕃数次战争中的一次战役,由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率军击败了依附于吐蕃的大勃律国。 ▲斯卡都,巴尔蒂斯坦。 ▲蓝色为巴尔蒂斯坦。 天宝12年(公元753年),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率军攻打大勃律国(今巴控克什米尔巴尔蒂斯坦),在抵达菩萨劳城(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时,唐军的先头部队屡次获[…]
勃律 历史

勃律

勃律是克什米尔北部印度河流域古国,还是印度、中亚和西藏之间的交通要道。 中国从东晋开始,就在史籍中记载了此国,分别译有波伦、钵卢勒、钵露勒、钵露罗、钵罗、勃律等名,在唐朝称为勃律,在今巴控喀什米尔的巴尔蒂斯坦一带(又称小西藏)。 ▲中国、巴基斯坦、印度三方实际控制区。 公元7世纪初,吐蕃将勃律击破,[…]
吞弥·桑布扎 藏传佛教

吞弥·桑布扎

吞弥·桑布扎,藏文thon-mi saṃbhoṭa,意为吞弥氏的藏族优秀人士,他出生于聂地(今山南隆子县)吐蕃王朝的内相(又称却论),他是吐蕃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徒之一,也是藏文的创制者,还曾翻译过佛经。 ▲吞弥·桑布扎的故居。 吐蕃王朝在统一了青藏高原后,松赞干布希望吐蕃可以拥有自己的文字,就派遣吞弥[…]
土登贡培事件 历史

土登贡培事件

土登贡培,藏文spyan bsal thub bstan kun vphel,简称贡培拉,原名德庆曲珍,1905年-1963年12月22日(生卒年月),出生于尼木宗雪地区,他是西藏政治人物,曾在第13世拉萨活佛执政后期,成为掌握西藏政权的实权者。 ▲土登贡培在印度噶伦堡,1937年-1946年。 此[…]
多宝佛 汉地佛教

多宝佛

多宝佛,梵文Prabhūtaratna,音译袍休罗兰,又称宝胜佛、大宝佛,祂是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祂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多宝佛塔,也是汉传佛教多宝塔(又称宝佛塔)的式样来源。 ▲普陀山,宝佛塔。 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记载,佛说《法华经》时,有七宝佛塔从地中涌出,住在空中。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
中道,佛教术语 汉地佛教

中道,佛教术语

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意为不执着两边、不走极端的正确道路。中道又相当于正道,是佛教大多数派别共同持有的一种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也是佛教能够兼容并蓄、调和适应的一大主要原因。 此图是中国西藏,罗布林卡,佛陀与五比丘壁画,安多强巴绘制。 中道在佛教大、小乘各宗派中的具体意义有不少[…]
西藏臣民大反叛 藏传佛教

西藏臣民大反叛

西藏臣民大反叛又称阴土牛年反上大叛变,是伍约之战后吐蕃境内奴隶掀起的一场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 公元869年,起义先在康区爆发,后来蔓延到吐蕃全境。 此图是19世纪,格鲁派传承,祖孙三法王,松赞干布居中,右侧是赤松德赞,左侧是赤祖德赞。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为了确立身份制度(告身制),正式为西藏贵[…]
吐蕃内战之伍约之战 藏传佛教

吐蕃内战之伍约之战

伍约之战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赞普之位,而引发吐蕃的内战,这场内战共持续了23年,史称伍约之战。 公元842年,朗达死后。朗达玛的长妃、次妃,各自掌管不同的臣僚与属民,长子-云丹以伍如(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约松以云如(雅隆昌珠寺一带)为据点,他们双方的支持者发生了大规模的[…]
吐蕃分裂时期 藏传佛教

吐蕃分裂时期

吐蕃分裂时期,是指西藏在公元877年到公元1264年的一个时期,这段时期里吐蕃王朝被彻底的击溃,并分裂出很多各自为政的小国。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僧人刺杀,他的两个儿子-云丹和俄松为了争夺赞普王位而引发内战。云丹以伍如(意为“中翼”,逻些小昭寺一带)为据点,卫松以云如(意为“左翼”,[…]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