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3年6月

朗色林·班觉晋美 藏传佛教

朗色林·班觉晋美

朗色林·班觉晋美,藏文དཔལ་འབྱོར་འཇིགས་མེད་,威利转写dpal 'byor 'jigs med,英文Paljor Jigme Namseling,1908年-1973年(生卒年),他的母亲出生于帕拉家族,后来他入赘到朗色家族。 班觉晋美的妻子与3个孩子,他在离开西藏时,他的妻子正怀[…]
帕拉庄园 藏传佛教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位于今日喀则江孜县,原是帕拉家族的庄园,也是西藏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农奴主庄园。 帕拉花园占地5万平方米,是由主楼、后花园、朗生院组成。主楼为典型的3层藏式建筑,呈口字形,主楼由石块砌成,另有4座碉楼首尾相连,主楼是庄园主居住,内设经堂、卧室、会客厅,还有专门打麻将的大厅,内部的装饰显得非常富丽[…]
帕拉家族 藏传佛教

帕拉家族

帕拉家族,藏文ཕ་ལྷ་,威利转写Palha,全称为帕觉拉康,藏文ཕ་ཇོ་ལྷ་ཁང་,威利转写Pha jo lha khang、Pajo Lhakhang,位于今日喀则江孜县,原西藏五大第本家族之一,帕拉家族的帕拉庄园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奴隶主庄园。 选自cctv4《国宝档案》雪域传奇——庄园往[…]
茨仁夏加 藏传佛教

茨仁夏加

茨仁夏加,藏文ཚེ་རིང་དབང་འདུས་ཤཱཀྱ་,威利转写Tsering Dbang 'dus Shaakya,又称次仁夏加,英文Tsering Wangdu Shakya,他是著名的藏学家、西藏历史学家,目前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学院担任亚洲宗教与当代社会的加拿大首[…]
丹萨替寺 藏传佛教

丹萨替寺

丹萨替寺,又称丹萨梯寺,藏文གདན་ས་ཐེལ,威利转写gdan sa thel,英文Densa Thil、Den satil,位于今山南桑日县江乡岗村北的山腰处,它是帕竹噶举的第一座寺院,后来宗教地位被泽当寺取代。 公元1158年,由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在帕木(今山南桑日县)修建寺院,创立帕竹噶举派[…]
第悉·索南群培 藏传佛教

第悉·索南群培

索南群培,又称索南饶丹,藏文བསོད་ནམས་ཆོས་འཕེལ,威利转写bsod nams chos phel,公元1595年——公元1658年(生卒年),他是甘丹颇章政权的首任第悉。 第悉,又称第巴、第司等,藏文sde srid、sde ba,第司是在拉萨活佛、固始汗领导下的总管全藏的行政事务,职[…]
大司徒·绛曲坚赞 藏传佛教

大司徒·绛曲坚赞

大司徒·绛曲坚赞,藏文ཏའི་སི་ཏུ་བྱང་ཆུབ་རྒྱལ་མཚན,威利转写tai si tu byang chub rgyal mtshan,又称降曲坚赞、松秋坚赞,公元1302年——1364年(生卒年),他是西藏帕木竹巴政权的建立者,元顺帝曾册封他为大司徒,又被称为班札法王。 16世纪,[…]
基巧 藏传佛教

基巧

基巧,藏文སྤྱི་ཁྱབ་,威利转写spyi khyab,意为总管,是指原西藏噶厦政府地区行政机构单位,也是最高官员的官职。 ▲选自朱丽双著《民国政府的西藏专使》p465。 基巧可管辖十几个宗、谿卡,等同于现在的专区。最高长官称为基巧,由噶厦政府任命,任期3年,按个人能力、工作好坏及下属各宗、谿卡[…]
宗,不丹行政单位 藏传佛教

宗,不丹行政单位

宗,宗喀语Dzongkhag,是不丹王国的二级地方行政机构(等同于县)。 宗,由几个小的行政区——格窝(等同于乡镇)组成,并归划于区管辖,行政长官称为宗达,宗达由不丹国王直接任命,后经由国民议会(不丹议会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批准履任。 不丹国徽。 宗达,分别向地区行署专员和内政部负责,掌管本宗范围内的[…]
谿卡,藏式行政单位 藏传佛教

谿卡,藏式行政单位

谿卡,藏文gzhis ka,又称溪卡,意为庄园,是旧西藏三大领主经营领地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以自然村落为基础,无论大小都会以1座比较高的庄房作为庄园的标志,周围聚集着各个等级的农民住房,村落周围有农田、道路、磨房,以及水利、防御设施的农业生产。 旧西藏的三大领主——世袭贵族、寺院(活佛)、噶厦政府官[…]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