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穆事件之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绕杰 藏传佛教

第穆事件之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绕杰

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绕杰,公元1856年-公元1899年(生卒年),生于桑耶那,他是第9世德木活佛。 清咸丰8年(公元1858年),阿旺洛桑经金瓶掣签被确定为是第8世德木活佛的转世灵童,他在坐床后,正式继承了德木活佛的称号。 公元1886年,摄政第10世达察活佛圆寂,5天后,当时噶厦政府为此召开春都杰[…]
阿贡仁波切 藏传佛教

阿贡仁波切

阿贡仁波切,藏文Chöje Akong Rinpoche,英文Tarap Shetrup Akong,1940年4月4日-2013年10月8日(生卒年月),出生于西藏昌都的类乌齐,他是止贡噶举派的第2世阿贡活佛,他还是桑耶林的创建者之一。 阿贡仁波切6岁时,被昌都八宿的卓玛拉康认证为第2世阿贡活佛,[…]
德木活佛 藏传佛教

德木活佛

德木活佛,藏文demo,是清朝时册封的呼图克图,全称为第穆呼图克图,清代时期是西藏有摄政资格的四大林活佛之一,也是格鲁派的转世活佛传承,驻锡于拉萨的丹杰林寺(乾隆帝赐匾广法寺)、林芝的德木寺。 此图是中国西藏,拉萨,丹吉林寺。 德木活佛的产生与帕巴拉活佛有密切的关联,最初的前几世德木活佛或者是帕巴拉[…]
菩萨乘 汉地佛教

菩萨乘

菩萨乘,梵文ekayana,又称“佛乘”、“一乘”、“一佛乘”。据《正法华经·应时品》记载:“如来等正觉,善权方便,以慧行音唯说一乘,谓佛乘也”。 一乘是佛陀唯一的教法,无二无三,是大、小乘佛教诸派悉属统一的佛法。这种说法见《正法华经·普权品》:“惟大觉乘,无有二乘,况三乘乎?”、“正有一乘,无有二[…]
湿婆之舞 印度佛教

湿婆之舞

湿婆之舞,梵文Nataraja,又称为“毁灭之舞”、“宇宙之舞”,音译为“纳塔罗阇”,这是湿婆舞王相的一个状态。 此图是10-11世纪,朱罗王朝,湿婆之舞。 湿婆是宇宙的毁灭之神,因为在印度哲学中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所以湿婆还担当了创造(转化)的职能。 此图是湿婆像。 湿婆在欢乐、悲伤时,都喜欢跳舞,[…]
湿婆 印度佛教

湿婆

湿婆,梵文Shiva,印度教的破坏神,与梵天、毗湿奴并列为印度教的三大主神。  此图是公元10世纪,印度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印度教三大主神像,湿婆居中,左侧梵天,右侧毗湿奴。 湿婆有很多别名,表示他在各方面的功能,如“有三眼者”、“三界之主”、“夜叉之主”、“大自在天”、“兽主”、“舞王”、“伟大的[…]
止观 东亚佛教

止观

止观是止(奢摩他)与观(毗婆舍那)的合称。在汉传佛教宗派中的天台宗特别重视止观,天台宗又称为止观宗。 止与观,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如实观察一切法,止属于定又称为寂,体性静,观属于慧又称为照,体性明。止息一切外境妄念,专注于所缘为定,正见如实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为观慧。三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
三无漏学 汉地佛教

三无漏学

三无漏学,又称三学,梵文śikṣā,分别是指增上戒学,梵文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梵文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学,梵文adhipaññā-sikkhā,简称为戒、定、慧。 03 Dhammacakka Wheel, at Wat Phothivihan, […]
毗婆舍那 汉地佛教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梵文vipaśyanā,音译为“观”,与奢摩他是修行禅定的两种方法,也是三无漏学中的慧学,它通常是指三辨识,即无常、苦、非我,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上的诸行三相,是一切共存的三个特征(即共相),也是大乘佛教上的空性和佛性。 毗婆舍那的理论依据是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
共日共赞 藏传佛教

共日共赞

共日共赞,藏文Gung ri gung btsan,他是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 此图是中国西藏,山南,藏王墓,松赞干布庙,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 据藏文史料记载,松赞干布共有五位妻子,尼泊尔墀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都是佛教徒,另两位妻子是象雄、弥药(党项)的公主,最后一位是如羊支部落的芒妃墀[…]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