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佛教术语 藏传佛教

三身,佛教术语

身,梵文“kaya”,藏文“sku”,该词汇不仅指佛陀的肉身,也指生成佛证觉后的品质和特性的各个方面。 三身图示 小乘佛教经论一般具体指明佛有两身:法身、色身。 大乘佛教经论一般认为佛有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大乘佛教的经典中有一类被称作“如来藏”,它把“身”分为四种: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自[…]
搅拌大(乳)海的传说,源自印度教的神话 藏传佛教

搅拌大(乳)海的传说,源自印度教的神话

搅拌大(乳)海的传说,源自印度教的《毗湿奴往世书》。但是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也有相关传说的不同论述。《毗湿奴往世书》是印度教的早期经典,讲述了那些独特印度众神的传说,并通过这些传说来传播与祭祀关系密切的更早期的吠陀仪礼。 柬埔寨吴哥窟外的北池塘,每天早上池塘里的莲花池会因为太阳升起,而出[…]
《炽盛光佛并五星图》—中国最早将古典行星拟人化的艺术品 藏传佛教

《炽盛光佛并五星图》—中国最早将古典行星拟人化的艺术品

“炽盛光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教令轮身。依照密教的相传,此佛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所示现的忿怒相。由于此佛身体的毛孔发出炽盛之光,故又称“炽盛光佛”。炽盛的光力可教令折服日、月、星宿等诸天神祇,是天变地异之际的修法本尊。 唐代,不空法师译《佛说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吉祥陀罗尼经》抄本 公元897年(中国唐朝晚期)[…]
横三世佛之释迦牟尼 藏传佛教

横三世佛之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梵文sa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是佛教的创始人,是显密教派共尊的本师。又称“释迦牟尼佛”、“佛陀”(意为“觉悟者”)。 中国西藏大昭寺,供奉的觉沃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 中国西藏大昭寺,供奉的觉沃佛,这[…]
横三世佛之阿弥陀佛 藏传佛教

横三世佛之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uddha,亦作“阿弥多佛”,略称“弥陀”、“阿弥”等。“阿”(A)意为“无”,“弥陀”意为“量”,故又译为“无量佛”,通常被称作“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阿弥陀佛净土变相图,现收藏于美国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 “极乐世界”,梵文sukhavati,音[…]
阿閦佛 藏传佛教

阿閦佛

阿閦佛,梵文Akshobhya ,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同“矗”),又名“不动佛”、“无动佛”,阿閦佛是五方如来中的东方佛。 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阿閦佛铜鎏金造像。阿閦佛寂静相,头顶发髻,身着袒右式袈裟,采用了萨尔纳特式的表现方式,衣薄贴身,仅在衣缘[…]
横三世佛之药师佛 藏传佛教

横三世佛之药师佛

药师佛 ,梵文bhaishajyaguru,佛经《药师经》及《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翻译作“药师琉璃光佛”或“药师琉璃光如来”,梵文直译为“药师琉璃光王佛”(或“如来”)。汉地亦称“医生善逝”、“大医王佛”等。 18世纪,中国清代,药师佛木雕。此尊为汉传佛教流传的造像。主尊寂静相,头顶发髻,发[…]
横三世佛 藏传佛教

横三世佛

三世佛,梵文trai-lokya buddham,是大乘的主要崇敬对象,俗称“三宝佛”。三世佛,分为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及时间计算的“纵(竖)三世佛”。 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声闻、缘觉”教法为主,只认同“娑婆世界”有“前世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即为“纵(竖)三世佛”。 横三世佛即:中央释[…]
莲师八相—狮吼莲师 藏传佛教

莲师八相—狮吼莲师

莲花生大士,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他于公元8世纪进藏弘法,是藏传佛教的始祖,还是宁玛派的祖师;“宁玛巴”尊奉莲师为“第二佛陀”。          18世纪,不丹风格,宁玛派传承,莲师唐卡。莲师居中,头戴班智达帽,身着袒右式衣袍,右肩覆搭袈裟一角,右手当胸持宝盒,左手自然垂下结降魔印,身后[…]
莲师八相—海生金刚 藏传佛教

莲师八相—海生金刚

莲师的生平事迹,是以莲师八变的方式呈现,格鲁派的第五世达赖在禅定中,挖掘了《具净相印》的伏藏,并制定了莲师八相的灌顶仪轨。 19世纪,宁玛派传承,莲师八相唐卡。整幅唐卡详细的叙述了莲师八相的故事。 藏史云:“最初,阿弥陀佛心间的“舍”字,投射到邬金达那够夏大海的莲花上,莲蕊中诞生了一位八岁童子。邬金[…]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