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种、四大元素

1444

大种,梵文、巴利文mahabhuta,原是印度教术语,后被佛教吸收,它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主要分为地、水、火、风,称为四界,巴利文catudhatu,又称为四大元素。

四大元素被认为是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等物质的色身,还分有五大元素、六大元素,在四大基础加上虚空就是五大元素,在五大基础加上识界就是六大元素。

在印度教中大种有五种元素数量,分别是:空、气、火、水、地。

大种,是大(maha)与种(bhuta)两个概念的复合,大而是种,在《大毗婆沙论》记载:

问:何故名大种?答:大而是种,故名大种,如言大地,如言大王,义别体同,应持业释。

问:云何大义?云何种义?答:能减、能增、能损、能益,体有起尽,是为种义。体相形量,遍诸方域,成大事业,是为大义。

问:此四,云何成大事业?答:与大积聚造色为依,令坏、令成,是大事业。由此唯四,不减、不增,谓:减不能成大事业,增于事业复为无用。

问:余法何缘不名大种?答:余无如是大种相故,谓:无为法,大而非种;其余有为,种而非大,故唯此四,得名大种。

大的含义近似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元素。

基于《象迹喻经》、《入母胎经》等典籍的论述,在《大毗婆沙论》记载:地,自相是坚,作用是持;水,自相是湿,作用是摄;火,自相是煖(暖),作用是熟;风,自相是动,作用是长(zhǎng)。

四大种及所造色,是有色法;四大种是不可见、有对色,所造色,可见或不可见、有对或无对,四大种及七所造摄于触处中;四大种所造色,于四大种外有别自体,二者相依而住;四大种永不相互分离,不因物态相变而失去自相。在说一切有部等部派对四大种及造色,又围绕极微理论而进行了大量研讨和论述。

四大种也是色身中的色的内容之一,在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对四大种的解释为:

1.《阿含经》中说明五蕴中包含了名、色两种法的区别,其中色蕴就包括了种种的色法,一切的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的色法。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明众色都是由于四大种而有。

3.《大方广佛华严经》更进一步说:一切众生的身乃是因四大种和合而成为身,而也是因为四大的缘故,使得众生的身能生种种的病。

4.《瑜伽师地论》卷27: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

5.密宗主张,借用佛教阿含经典所说的六界,以四大、空界配比金刚界,识配比胎藏界。

1771年,《锻炼贤者之石的炼金术师》,由Joseph wright of derby 绘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四大元素说”——火、风(气)、水、地(土),基本与四大种一致。然后,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元素说,提出世界本源就是冷、热、干、湿四种性质,而四大元素由这些原始性质依不同比例组合而成,他还提出五元素说,在四元素之外加上以太,认为“没有和物质分离的虚空”、“没有物体里的虚空”。四元素说长期左右着欧洲的科学、炼金术的发展,还在现代医学体系建立之前的医治理论都依此进行。

和四大元素相似的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到了中国西周时期,五种元素就已经成型,在战国晚期出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对应了五色,并用以证明王朝相生相克的道理;董仲舒还把五行、五常相匹配,这时的五行与万事万物对应的模型已经基本建立。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随着,五行跟随儒学的传播,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应用,比如中医学(汉医)等。四大理论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在泰傣民族医学中就继承了印度的地、水、火、风构成的身体理论,并根据这个药物的性质来配比治疗,和中医学的五行也有相似之处。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