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普寺

679

桑普寺,又称桑古寺、桑浦寺,英文Sangpu Neutok Monastery,桑普,意为神秘之谷,位于今拉萨堆龙德庆德阳村桑古组,它曾是噶当派的重要寺院,现是萨迦、格鲁派共存的寺院。

起初,寺名是桑普内邬托寺,藏语称为桑普内邬托贡巴,藏文gsang phu ne`u thog dgonpa,后改为桑普寺。

▲18世纪,格鲁派传承,阿底峡与印度大成就者唐卡。

公元1073年,由阿底峡的弟子俄·雷必喜饶创建寺院,讲授佛教哲学,后经由他的侄子俄·罗丹喜饶扩建,俄·罗丹喜饶(又称俄译师)是从印度游学回来,在寺内宣讲中观、因明,寺院鼎盛时期有2万多名僧人,当时被誉为西藏的“那烂陀”。

俄·罗丹喜饶著述《法称定量论的重点论述》是第1本由藏族人撰写的因明学量论著作。俄·罗丹喜饶的弟子卓隆巴,原名罗追迥乃,注疏过很多的显密经论,他还依据阿底峡《菩提道炬论》著成《道次第广论》、《教次第广论》,充分阐述了噶当派的教义,后来,宗喀巴又依据著成了《菩提道次第广论》。

俄·罗丹喜饶的再传弟子恰巴·却吉僧格,第6任住持,由于他擅长宣讲因明,著述了很多因明方面的典籍,随后创立了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因明学制,比如创立摄类学、编写课本、建立分班制、开创辩经规范等。

在西藏历史上桑普寺曾占据过重要的位置,是拉萨三大寺未建之前的“卫藏六大寺院”之一,藏传佛教的学院制度、学位制、辩经都源于桑普寺。

桑普寺既是藏传佛教因明的发源地,也曾是整个西藏地区的学术中心,可现在寺院只有几名正式的僧人,寺院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更没有培养佛学人才的财力。每年夏季,都会在桑普寺后的空地上举办夏季辩经活动,会有1百多名僧人从各地赶来参加。

盛传在拉萨僧人中的一句话:“桑普夏日经会,如果我没有去,那是我死了。热堆冬日经会,如果我去了,那是我疯了”。

桑普寺鼎盛时期,曾有不少的僧人慕名而来,显教方面对藏传佛教各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因明方面,又被称为“桑普寺夏学”。

对于大、小俄译师翻译、讲解的著作,西藏佛教史上称为“新因明”,为了对应玛·雷必喜饶,洛穷弘传的“旧因明”。

公元15世纪,经恰巴与弟子们的弘传,桑普寺一直都是西藏宣讲因明的重要寺院,包括般若(以《现观庄严论》及注疏为主)、中观(以《入中论》及注疏为主)等,也由桑普寺进行推广与传播。

在恰巴之后,桑普寺分出了上、下密院。
萨迦派掌权时期,还把桑普寺的部分扎仓划归于萨迦派管辖。

公元15世纪,格鲁派兴起后,桑普寺也随其它噶当派寺院一样,先后改宗为格鲁派,成为格鲁派寺院。

每年,藏历3月30日——5月15日,桑普寺会举行夏学,会有2万多名学经的僧人,摩肩接踵的盛况不难想象,之后,会有信众在寺内捡拾小毛球,回家后制作熏香,这些小毛球就是羊毛袈裟与其他服饰相互摩擦而成。

桑普寺曾拥有11座大分寺和1百多座小分寺。

桑普寺现存有上、下2进院落式建筑,主殿供佛像、祖师像,2层靠墙是一列木制佛龛,供奉16尊祖师像,他们都是与桑普寺有关联,底层为僧舍。

主殿后面还有7座废墟的殿堂,遗址对面还有很多的小型建筑遗址,据说是以前来桑普寺学习僧人自建的居所。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