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萨替寺
丹萨替寺,又称丹萨梯寺,藏文གདན་ས་ཐེལ,威利转写gdan sa thel,英文Densa Thil、Den satil,位于今山南桑日县江乡岗村北的山腰处,它是帕竹噶举的第一座寺院,后来宗教地位被泽当寺取代。
公元1158年,由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在帕木(今山南桑日县)修建寺院,创立帕竹噶举派,作为达布噶举派的4大支系之一,帕竹噶举派就以丹萨替寺为祖寺,使得自身的宗教势力得到空前发展,之后还分支出8个小流派。
丹萨替寺是帕竹噶举派的主寺,也是帕竹噶举派分出的8个支系的祖寺;扎巴迥乃、扎巴仁钦、绛曲坚赞、扎巴坚赞等,都曾担任过丹萨替寺的座主。
在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时期,只修建了一间专供他修行的茅屋。
公元1198年,由多吉杰布的2位弟子直贡巴、达隆唐巴,兴建了祖拉康大殿。
公元1208年,出生于朗林色氏家族(རླངས་ལྷ་གཟིགས།,又称朗氏,རླངས།)的僧人成为丹萨替寺的座主(京俄),代表丹萨替寺的座主正式被朗氏家族世袭。
元朝在乌思藏分封十三万户时,帕木竹巴就是十三万户之一,帕木万户长依惯例由丹萨替寺的座主举荐。
公元1320年,绛曲坚赞出任帕木万户长,他把政教大权集于一身,随后兼并了前藏大部分的地区,与控制后藏的萨迦政权进行抗衡,他趁萨迦内讧时正式取代了萨迦政权。
公元1351年,绛曲坚赞修建了泽当寺。泽当寺主要讲授显教经论,丹萨替寺主要修习密法。由于,后来的帕木竹巴注重显教,就使丹萨替寺的宗教地位逐渐被取代。
公元1434年,帕木竹巴内部发生了虎年大动乱,又称帕木竹巴内乱之年,这次内乱对帕木竹巴政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后来随着,仁蚌巴的篡位崛起,帕木竹巴政权就成了名存实亡的空壳,丹萨替寺也随着一起衰落。
1948年,图齐考察西藏时,意大利摄影师Pietro Francesco Mele拍摄了一组丹萨替寺大殿的图片,得以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丹萨替寺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没有他们的图片记录,我们很难看到如此精美绝伦的造像,丹萨替寺的造像称为丹萨替寺风格,造像题材主要有上师、本尊、佛母、空行母、佛陀、菩萨、护法等。
1962年,丹萨替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1992——1993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进行投资重建了丹萨替寺。
丹萨替寺南北宽500米,东西长1000米,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寺院依山而建,自东向西分别为帕木竹巴修习洞、佛塔果芒曲丹、僧舍、经堂、大殿、神殿等建筑。
帕木竹巴修习洞:宽3米、深2米。
果芒曲丹:修习洞以东是丹萨替寺的八棱多门方形佛塔——果芒曲丹。
僧舍:果芒曲丹以东是大片的僧舍,僧舍以东是丹萨替寺的大殿、经堂。
大殿:面积约1570平方米,有36根立柱,墙体厚1.2米,由方石砌成,大殿西墙南端开有1个小门,大殿建在峭壁下面,峭壁由人工修整过,距离经堂外墙3—5米,从而形成了大殿转经甬道;大殿东、南、北三面,有10根立柱,四周墙壁绘制了壁画,画面内容丰富,有些壁画的落款是汉文。大殿藏经的位置,又称为藏经殿,殿内有10根立柱上写有京俄·扎巴迥乃的柱铭,殿内的经书架、建筑的墙壁等高,藏经的方式和萨迦寺一样。大殿的顶层是扎巴迥乃的寝室,是汉式塔形结构的建筑。
神殿:位于大殿以西,面积约300平方米。
佛塔:位于大殿、神殿之间。
灵堂殿:位于大殿以南,殿墙高1.2米,厚0.6米,殿内供奉2座灵塔,灵塔远高于殿墙,灵塔殿前有1条很长的石阶。
经堂:位于大殿向南20米处,坐北朝南,面积约300平方米,墙厚1.1米,经堂有门廊,门廊左侧是上楼的梯子。经堂东、北面有1座1.2米、宽1米的佛龛。经堂向南是1条通往僧舍的石阶,经堂西南角有1座3套间的神殿,3套间中最后面1套是佛殿,地面比前面2套的地面高1.6米。
辩经场:大殿和经堂之间,是一座长60米,宽20米的平台。
寺院最南端是一座建于小山顶上的望楼,望楼前面是小庭院,望楼位于整个寺院的前端,起观察放哨、烽火台的作用;望楼的外形像碉堡,站在望楼上向前可以看见雅鲁藏布江两侧,向后可以鸟瞰丹萨替寺全景。
寺院大殿供奉帕木竹巴、能言吉萨玛、舍利质2尊岗青灯铜鎏金造像,还供奉头盖宝伞的红帽坚俄那仁的塑像,以花岗石雕刻的那若巴的骨饰等,佛龛上还有黄铜镀金的扎巴迥乃灵塔、100多座银质多门吉祥塔、帕木竹巴的吉祥发光塔、帕木噶举派的历代祖师像、其他寺宝及佛像,法器中还有格萨尔王的铜盔、刀、弓及具有加持力的护法神刀等。
图齐是最早关注丹萨替寺造像风格的学者,他曾在1948年第8次到西藏考察时,到访过丹萨替寺,他亲眼目睹了朗氏家族为丹萨替寺座主兴建的舍利塔,塔身四周置有造像,他还在著作《去拉萨及其更远方》中提出:“丹萨替寺造像属于一种特殊的风格”,跟随他一起的还有Pietro Francesco Mele,并拍摄了很多震惊世界的照片。
2005年,重建丹萨替寺时,在原寺遗址出土了600多件文物,其中有300多尊佛造像。丹萨替寺造像的形式很特别,不同于常见把佛像供奉在佛龛、神坛上,而是供奉在舍利塔的塔身四周。
丹萨替寺造像的整体风格特征是脸型宽大、面部饱满、杏仁大眼、四肢粗壮、莲座的莲瓣饱满、莲座低矮,座下有支撑基座,装饰繁杂,大小平均都在25—35厘米,稍大在60—70厘米。
北京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先生把丹萨替寺的造像,分为3个时期:
1.生产期,是指公元13世纪,帕竹噶举的第2、3任座主灵塔的建设时期;
2.发展、定型期,是指公元14世纪,丹萨替寺与帕竹噶举的鼎盛时期;
3.衰弱期,是指公元15世纪中叶后,帕木竹巴政权的灭亡和丹萨替寺的衰落。
西方学者认为丹萨替造像风格来源于尼泊尔,黄春和先生认为自公元13世纪后,尼泊尔风格就已经在西藏得到了发展,逐渐演变为西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