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485

自性,巴利文sabhava,梵文svabhava,藏文རང་བཞིན,威利转写rang bzhin,英文svabhava,又称自体、法体、体、实性,属于哲学术语,是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拥有、自体形成、自身决定存在形态的性质,是常住的、不变的、独立,不依缘起而变化的;外在特征是自相。这个概念在印度的不二论、毗湿奴派中是个重要的课题。后来,佛教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在部派佛教时期发展出自己的论述;在大乘佛教、大圆满中它也是很重要的理论之一。

公元7世纪,玄奘留学古印度时期,佛教派系的主要位置:
*红色-说一切有部
*橙色-分别说部
*黄色-大众部
*绿色-补特伽罗派
*灰色-法藏部

在佛教文献中经常把自性与本性(巴利文prakrti)、我(巴利文atman)视为同义词,但自性的起源比较晚,直到在部派佛教的论藏中才使用这个术语。

伯希和盗取的梵文《心经》,现收藏于法国国家博物馆。

自性,梵文svabhava,由स्व(sav-自己的)与bhava(有)组成的,这个术语源自古印度哲学,原是指法(dharma)存有自身的性质。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中的本体、本质、实体,以及康德哲学中的物自身的意义接近。在佛教采用后,自性被视为与真如、法性、实际等的同义词,只有觉悟圣者才能了知。就是这两种观点,形成了世俗自性与胜义自性的区别。佛教主张无常、无我,不承认世俗自性存有,而改用空性来取代。

但是在不同学派中对于胜义自性是否存有,见解也不一;在如来藏学派中认为如来藏拥有不变的本性,是胜义自性。

论文选自郭琼瑶。

在《楞伽经》中划分出7种自性,分别为: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
公元前1世纪,在《般若经》文献中已经出现了:诸法无自性、诸法空;在《般若波罗蜜心经》中出现了五蕴皆空性。

局部·唐卡,龙树,现收藏于四川成都博物馆。

公元2世纪,中观学派的祖师——龙树,继承般若思想的传统,继续发扬无自性的空义,他认为般若文献的空只是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观察,但没有提出严密论证去证立空的本性,因此才有空的思想,没有空的哲学与理论;他还主张严格论证,在《中论》中他并没从正面去证明物件的自性空,相反,他采用了反证法,先假设物件有自性,在分别从4方面(因果关系、同一性与别异性、运动与时间、作用者与对象)去导出种种矛盾(物件的自性,将会破坏世间法),去反证事物不拥有自性。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