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

569

本性,巴利文pakati,梵文प्रकृति(prakrti),是一个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它被视为一个独立于神我的实体,它负责万物的生成和作为万物的根源,也可以称为原质。

然而,佛教采用了这个术语后,并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佛教中,本性指的是事物的本质,通常与空性一起使用,并被视为自性的同义词。在佛教哲学中,本性并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万物的根源。

在佛教理论中,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和空性,它们没有固定、永恒的实体。本性的概念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和本质的变化性,而不是把它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

因此,佛教中的本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于帮助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它们的变化性质。它提醒不要陷入实体化的观念,而要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空性。

19世纪,《薄伽梵歌》手稿。

在《薄伽梵歌》中,原质(梵文prakrti)和原人被描绘为推动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在印度教中,尤其是吠檀多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本性(梵文prakrti)被认为是宇宙存在与运作的智慧的本质。在数论派中也常常使用这个术语。

阿迪·商羯罗,吠檀多派大成就者。

在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开始采用本性这个术语,在《阿含经》中就常使用。一般来说,它用于指代事物的本质,通常与空性同时使用。然而,在佛教哲学中,并不认为本性是世界的第一因,也不是宇宙的智慧本质。

在部派佛教的阿毗达摩论藏中,本性(梵文prakrti)通常被认为是与自性(梵文svabhava)是同义词,可以在一般语句中互换使用。可是,当涉及到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时,只会使用本性清净一词。

阿旃陀石窟,莲花手菩萨壁画。

在《大毗婆沙论》中,把《小空经》所讲的行空解释为本性空,并把它列入十空之一。

在大乘佛教中,诸法的本性被称为如、真如,对于如来藏学派,它就被称为如来藏、佛性。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