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

960

大雄宝殿,英文Mahavira Hall,又称为大雄殿,简称为大殿,是汉传佛教寺院供奉释迦牟尼佛的主殿。

北京,法源寺。

在汉传佛教中,大雄宝殿不仅是寺院的主殿,也是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场所。

通常,把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宇称为大雄宝殿,供奉阿弥陀佛、西方三圣的殿宇称为净土宝殿、极乐宝殿、弥陀宝殿;供奉药师佛、东方三圣的殿宇称为琉璃宝殿、药师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三宝佛的殿宇,除了称为大雄宝殿,也可以称为三宝殿。然而,部分寺院认为诸佛的功德平等,主殿可以供奉其他佛,如药师佛、阿弥陀佛,也可以称为大雄宝殿。

辽宁,奉国寺。

在日本佛教中,不分宗派,大部分寺院把主殿称为金堂、本堂,用于奉祀寺院的本尊。除了本堂外,在天台宗称为根本中堂、中堂;禅宗寺院称为佛殿、本堂;黄檗宗称为大雄宝殿。

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 佛光寺。
山西,佛光寺。

在佛教中,大雄是释迦牟尼佛的尊称,意为伟大的英雄。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战胜了业力魔障,降伏了四魔(分别为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无有畏惧。

选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实际上,佛教和耆那教在很多称号上是共通的,他们都把自己的宗教圣典称为“阿含”。对于究竟解脱者,他们都使用了“佛陀”(觉悟者)、“耆那”(胜者)、“大雄”(伟大的英雄)、“如来”、“阿罗汉”、“薄伽梵”等称号,这些称号都是对圣者的尊崇和赞颂。

选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主要分为3种:单体布局、组群布局和园林布局,其中以组群布局最为盛行。最初的组群布局是廊院式,以佛殿和佛塔为中心,四周以廊房围绕,主要盛行在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等时期。

选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到了宋朝以后,寺院开始采用纵轴式布局,各个主要殿堂都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各个殿堂前方的左右为配殿,这样就形成了三合、四合的布局。正殿逐渐取代了佛塔在寺院建筑中的核心位置,之后的佛塔都修建在后院或正殿的两侧。

大雄宝殿作为寺院的主殿,一般1座寺院只会有1个大雄宝殿。如果寺院需要重新修建主殿避免与原来的主殿重名,会进行改名。

山西善化寺,三圣殿。

在大雄宝殿中,除了释迦牟尼佛外,还会有其他不同的供奉方式组合,主要根据寺院的宗派、宗义的不同,就会出现这些供奉组合:

华严三圣:供奉释迦、文殊、普贤

娑婆三圣:供奉释迦、观音、地藏

三世佛:供奉释迦、阿弥陀、药师或阿閦

山西,大同寺。

在主尊佛的两侧还会置有胁侍奉者,如大迦叶、阿难、舍利弗、目犍连、十八罗汉等。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