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度亡经》与《西藏生死书》

556

《度亡经》,藏文བར་དོ་ཐོས་གྲོལ,威利转写bardo thos grol,又称《中阴得度法》、《中阴救度密法》、《中阴闻教救度大法》。此书依照佛教义理介绍了人离世后处于中阴阶段的演变情形,这个阶段可持续49天,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生命。

bardo thos grol,翻译为在中阴状态(bardo)中通过听觉(thos)获得解脱(grol)。bar,对应梵文antara,意为“之间”,梵文bhava,意为“存在的地方”,antarabhava,意为“存在于两者之间”,翻译成藏文是bardo,意为“介于两者之间”,thos 意为“听觉”,grol 意为“解脱”。在宗教里,常指死亡和重生之间发生的存在状态。

英文版《西藏度亡经》。

公元14世纪,由宁玛派的伏藏师——噶玛林巴在岗布山发掘出岩藏的《中阴得度经》,《得度经》由莲师撰写,它是宁玛派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公元11世纪,苯教著名的上师Shenchen Luga,就发掘了类似的文本)。

《得度经》旨在引导人了解死后、中阴(死亡与下一次重生之间的间隔)意识的体验,当中包括死亡迹象、濒临死亡或将要发生时要进行的仪式。《得度经》可以给训练有素的冥想修习作为高级练习,也可给在死亡体验期间为外行提供支持。

亡者的心识将幻化文武百尊,寂静本尊42尊,忿怒本尊58尊,以强烈光体显现,依据莲师所说,只要亡者在中阴时期辨识出文武百尊中的任何一尊,当下就可融入本尊的光体中,以获得解脱。如果有正确方法的引导,灵魂在此期间可以得到解脱、出离轮回,使中阴救度的意义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一千多年以来《西藏度亡经》备受重视的原因。在呈现中阴为主的艺术创作中,需要观者相信这会是那阶段要经历的场景。中阴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真实的影像,通常本尊被描绘成坛城的形状,来传达死亡和重生之间的存在状态。

Lama Kazi Dawazsamdup和DR.W.Y.evans Wentz,摄于1919年。

1927年,由Lama Kazi Dawazsamdup藏文翻译和DR.W.Y.evans Wentz编辑,出版《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西方通常称为《西藏度亡经》。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评论此书是自己的“随身伴侣”。

中文有3个版本,1.张莲菩提翻译《中阴救度密法》,2.赵洪涛、王智扬翻译《梦幻生死》,3.徐进夫翻译《西藏度亡经》。

1982年,由台湾学者徐进夫翻译成中文。

1995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本。

《西藏生死书》,英文《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它是宁玛派佐钦传承上师索甲仁波切撰写。

中阴是西藏描述死亡历程的特殊状态,佛教相信轮回观,《西藏生死书》是在轮回的前提下,相信“人类有肉体以外的生命,死后依然存在,并且有知觉”。

选自《西藏生死书》中文版,由郑振煌翻译。

《西藏生死书》是一本宗教与科学教会的书,索甲仁波切在书中引述了科学家对“生”的看法:“每一个次原子的互动,都包含原来粒子的毁灭和新粒子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在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创造一种永无尽期、永远创新的实体”。他还告诫世人要学会放下:“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害怕放下就是害怕生活,当能放下时,看待事物的方式就会改变,越深刻、越宽广”。

1992年,英文版面世,后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56个国家发行。

1998年,在台湾发现中文版,掀起一波前世今生、临终关怀的风潮。

《西藏生死书》曾一度被错认为是《西藏度亡经》(《中阴闻教救度大法》)。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