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仁波切

428

阿图仁波切,英文Ato Rinpoche,是噶玛噶举派的转世活佛,擅长大手印和大圆满。他是顶果钦哲仁波切的侄子,祖寺为Nezang Monastery。

1933年,阿图出生,不久后被第11世大司徒确认为丹增祖古(Tenzin Tulku)的转世。

阿图与雪谦冉江。

1941年,阿图开始接受传统的寺院教育,期间完成了为期3年的闭关修行。他的上师包括第2世蒋贡康楚、顶果钦哲以及第9世桑杰年巴。在这段时间里,他全面学习了噶举、宁玛派的法教及仪轨。由于这些深入的学修,他已经具备了传承和教导大手印和大圆满法教的资格。

1957年,阿图为了继续自己的修行,在家乡附近的萨迦派寺院(Thargye Gonpa)逗留一段时间。随后,他前往拉萨,分别在色拉寺和楚布寺学习与修行,最终,成为第16世噶玛巴的侍者。

1959年,阿图离开西藏,前往印度。抵达印度后,他依循第16世噶玛巴的指示,担任了噶举派代表。随后,他被委派负责达尔豪斯“年轻喇嘛寄宿学校”。

1967年,阿图结婚,并搬到英国剑桥定居,育有一女。随后,他在剑桥福尔伯恩(Fulbourn)的精神科医院担任护士。

1981年,由于健康原因,阿图提前退休。在之后的岁月里,他致力于在西方教授佛教和冥想。

1985年,阿图返回西藏探亲,并承担了Nezang Monastery的重建工程。寺院坐落在山坡上,可俯瞰Thokar地区。寺院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容纳200多人的大殿,墙上挂满了唐卡,四周设有神龛,被昏黄的酥油灯照亮,灯光洒在一排排银质的供品上,照映在三世佛的面容上。寺院包括2个主要的大殿、活佛住所、僧舍、厨房、餐厅和2座小型闭关屋。根据现有资料保守估计,寺院大约修建于公元16世纪。在解放前,僧人是唯一可以接受教育的群体,寺院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Nezang寺是阿图仁波切的祖寺,他从8岁起就在这里生活与修行。1985年,当阿图返回寺院看到老僧人Ge-ge Chösar仍然居住在旧寺院时,深受触动。在得当地动政府的允许后,阿图接手了寺院的重建工作。这不仅涉及到重新修建建筑物,还包括在寺院及周边寺院为下一代僧人传授教法与灌顶。

目前,阿图仍然居住在英国剑桥。他每月定期举办冥想课程,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此外,他经常在各大佛法中心授课,有时也会在剑桥的家中进行教学活动。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