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
舍利弗,梵文Śāriputra,巴利文Sāriputta,又译”舍利弗多”、”舍利弗罗”,他是佛陀在世时“十大弟子”之一,是被誉为“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但是,舍利弗的年纪比佛陀年长,他也比佛陀先行涅槃。
在藏传佛教的造像中,佛陀的左右胁侍是目犍连和舍利弗;他们与佛陀一同接受信徒的供养和膜拜。舍利弗是骑乘或脚踏狮子,象征了佛教智慧的“狮子吼”。
在汉传佛教中,佛陀的左右胁侍是大迦叶和阿难。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书中,用”法将”,巴利文Dhamma-senapati 指的是—”舍利弗”。
舍利弗,Śāriputra,意译”鹙鹭子”、”鹙鹭眼之子”等;他的名字是来自其母亲,其母亲叫”舍利”,梵文Śāri(是一种鸟名),汉译”鹙鹭”、”百舌鸟”等。有种说法是他母亲的眼睛,美如”鹙鹭鸟”而得名;还用一种说法是:他母亲擅长辩论,如同”百舌鸟”得名。”弗”,梵文putra,是“儿子”或“男子”的意思。汉地旧译为”身子”、”珠子”。
舍利弗又称”优婆低沙”,梵文Upatissa,或称”优波底沙”、”优婆提舍”等;这个名字是来自他父亲的名字,他父亲名叫”提舍”,梵文Tissa,意译”低沙”、”帝沙”。
舍利弗,出生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婆罗门家庭,他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的著名论师。舍利弗从小就才智过人,善于辩论,非常出名。二十岁时,拜”删阇夜·毗罗胝子”(六师外道之一)为师,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让舍利弗对删阇夜·毗罗胝子的学问有了不满足。
后来,舍利弗再听了”马胜比丘”(佛教五比丘之一)宣说”因缘所生法”(即十二缘起)的偈颂后;便决定和自己的好友—目犍连,一起加入佛陀的僧团。他和目犍连,共有弟子两百名,也都一起加入僧团;舍利弗成了僧团里的骨干。”僧团”常被称为佛陀的”常随众”。
在佛陀门下学习时,因为舍利弗有”持戒经验、于法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佛陀便常让舍利弗代替他说法;舍利弗还侍奉了佛陀二十多年,佛陀还称赞舍利弗是“众生的生母”。
僧团里日常遇到的问题,都是由舍利弗出面解决,比如”提婆达多”(佛陀的堂兄)另立僧团时,也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出面解决,并带回了一些青年比丘。
在”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佛教的分支)认为《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和”法藏部”(原始佛教的分支)、”犊子部”(原始佛教的分支)认为《舍利弗阿毘昙论》,都是舍利弗撰写。
在大乘佛教的汉传佛教里传说,唐代,玄奘法师西域求法时,遇到了观世音菩萨传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带回并汉译。《心经》里的“舍利子”指的就是舍利弗。
在大乘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中,”舍利弗”被佛授记在将来无数劫后会成佛,佛号为”华光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