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观

698

五停心观,又称五禅、五门禅、五净行、五度门,是指五种修行禅定方法的合称,起源于部派佛教时期。

五停心观包括不净观、慈悲观、观因缘、数息和界分别观。在佛陀住世的时代,针对不同根性和习气烦恼的弟子,教授了多种不同的对治烦恼的方法,其中包括五停心观,旨在对治习气烦恼。

17世纪,觉囊传承,主尊为龙树,左右两侧依次为噶那巴、提婆。

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解释了这个修行的顺序关系,指出只有降伏了五欲、五盖,才能进入初禅境界,而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包括不净观、数息观等。

在大乘佛教的《大般若经》中,首次将不净观、慈悲观、观因缘、数息和界分别观等并列。在《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它们被称为五净行,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五停心观。这五种心观有助于消除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因此被称为五停心观。

在部派经典中记载,佛陀早期先教导弟子修习不净观,但后来由于僧团里有一些僧人修行不净观而导致过分厌世的情况出现,此后出现了外道受到天魔影响产生邪见,甚至杀害了一些比丘。为了让弟子们能够勤修智慧,欣受、乐住于正法之中,随后佛陀又教导了安那般那念,这样弟子们就能依次有序地修行,不会受到邪见的影响。在部派佛教的论典中,数息与不净观合称为二甘露门。

此外,在《阿含经》中也提及了不净观、慈心观、无常观、安那般那念,并将数息、不净观与四无量心并列;还将不净观、慈心观与因缘观并列,这些合称为三良药,可用来对治三毒。

在《大毘婆沙论》中记载了以分别十八界的名、自相、共相的方法,将其概括为十二处,作为闻思修三慧的入门修行方法。

说一切有部的瑜伽师僧伽罗叉创作了《修行道地经》,提出了对治情欲、瞋怒、愚痴、多想念、骄傲等五种烦恼的五种禅法。前四者分别为不净观、慈心观、观因缘、数息,大致对应于《杂阿含经》和《增壹阿含》的所述。对治我慢的观无常,则是通过在坟墓观察人死后,化为白骨等无异来修习。在《瑜伽师地论》中提出以界分别观来对治我慢。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法救在《杂心论》中,提出不净观、数息观与界分别观,并将它们同列为三度门。说一切有部传承的禅修法从二甘露门开始,结合界分别观,最终涅槃,这三种禅观就构成了禅修的基础。

在姚秦时代,由鸠摩罗什传入汉地的五门禅法中,界分别观被念佛取代。稍后,天台宗智𫖮在解释五停心观时,也将这种说法列入其中。智𫖮认为,界方便观可以消除境界逼障,与念佛的功能相同,而且念佛是大乘菩萨法门。而界分别观被判定为小乘佛教的禅观,因此可以用念佛来替代界分别观。

净土宗主要采用这种说法。印光法师认为使用十念计数念佛法可以摄受五停心观中的念佛和数息。根据某些净土宗古德的著作,他们认为念佛胜过五停心观。受到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影响,汉传佛教中主要以念佛来取代界分别观,界分别观因而少有人修习。智𫖮将五停心观归类为小乘三贤中的初贤。天台宗也将不净观、八背舍、九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合称为五禅,并将五停心观判为藏教的禅修,又增加了通教、别教、圆教的五停心观,作为解说。

在三贤位中,在修四念处之前,首先应该修习五种禅观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绪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来。这五种禅观包括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分别用来对治贪欲、嗔恚、愚痴、散乱之心和我见。《坐禅三昧经》将念佛视为一种能够对治上述各种心理障碍以及除去余罪的法门。

不净观是一种观察原本被认为洁净美好的事物的不洁之相的方法,旨在停止贪欲。这种方法适合于贪念较多的修行者。在欲界中,最强烈的贪念通常表现为对男女欲望的贪恋。通过白骨观和九想观来对治,逐渐减除对男女色以及色身的贪爱执著,从而能够逐渐超越对身体的执着,最终能够摆脱三界束缚,证得初果。进一步修习解脱法门,最终能够获得解脱。

慈悲观是一种观察一切有情众生的可怜之相,唤起慈悲心,乐于帮助众生解除苦难,从而停止嗔恚的方法。这种修行适合于内心充满嗔恚的人。因为愤怒之火往往难以平息,在进行禅修之前,通过观想一切有情众生的可怜之相,唤起慈悲之心,以对治嗔恚。

因缘观是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十二因缘,认识到三世因果的相续性,以消除对佛法不了解的“愚痴”。因此,那些心中充满愚痴的人应该修习这种观想。

数息观,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又称持息念,音译为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简称为安般。直译为念出息入息,梵汉两种语言并列,译为安般守意。在坐禅时,通过专注地计数呼吸(出入息)的次数,以确保没有错误的计数。从一数到十,这样做可以让分散的、烦躁的心灵(意根意识)专注于一境,从而进入禅定。东汉时期,安世高翻译的《安般守意经》中,专门讲述修行这种禅观法。这种修行适合那些心智经常分散的人练习。

界分别观是通过观察四大的特性和变化,来认识无我的实相,从而破除我执的观念。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