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厄·里卡尔

462

马蒂厄·里卡尔,又译马修·理查德,英文Matthieu Ricard,尼泊尔语माथ्यु रिका,是一位藏传佛教僧人、作家、摄影师、翻译和生化学家,居住在尼泊尔的雪谦寺。

1946年2月15日,里卡尔出生在法国艾克斯莱班。他的父亲名叫让·弗朗索瓦·雷韦尔(Jean François Revel),是法国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母亲名叫亚恩·勒·图梅兰(Yahne Le Toumelin),是抽象派画家,后来成为一名藏传佛教的比丘尼。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尼古拉·何维尔(Nicolas Revel),是法国高级官员。

1972年,里卡尔在巴斯德研究院研究分子遗传学,他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决定放弃科学研究的职业生涯,转而前往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区修习藏传佛教。

1979年,里卡尔正式出家成为一名佛教僧侣。他曾先后跟随康居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学习。自1991年顶果钦哲仁波切圆寂后,他便致力于实现顶果钦哲仁波切的愿望。

里卡尔是参与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关于幸福感研究的一名志愿者。在这项研究中,他的得分远高于其他数百名志愿者,因此被冠以“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称号。然而,他本人认为这一称号是荒谬且不符合实际。他曾在喜马拉雅地区偏远的山间小屋中独自进行冥想长达5年。除此之外,他还长期与其他冥想者合作进行大脑研究,其中包括他自己在内,这些冥想者至少已经进行了3年的冥想。

1997年,里卡尔与他的父亲以对话的形式合著了《僧侣与哲学家》一书。这本书广受好评,被翻译成21种语言,并荣获亚历山德拉·大卫·尼尔/云丹嘉措奖。

随后,里卡尔还与美国籍越南裔天体物理学家郑春顺合作出版了《手心里的无限性》,这本书反映了他长期以来对科学与佛教哲学的兴趣。之后,他还出版了《为幸福辩护》、《为利他主义辩护》、《为动物辩护》、《雪域城堡》、《坐禅艺术》等作品,并且有多部翻译作品,如《夏卡的生活》、《波当波·桑吉耶之百项忠告》、《开悟的门槛》、《优雅的喷泉》、《在大悲心中》、《开悟者之心宝》、《精神之路》、《藏传佛教小文选》等。

2000年,马蒂厄·里卡尔与雪谦冉江共同创立了Karuna Shechen的非营利组织。他将所有稿费都捐献给以尼泊尔雪谦寺为名义的慈善组织,同时还积极致力于保护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遗产。由于他长期在亚洲地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他被授予法国国家勋章。

在过去40年中,里卡尔坚持不懈地用相机记录了上师和寺院的生活,其中包括中国西藏、不丹和尼泊尔的艺术和风景。随后,他出版了多本摄影图册,包括法文版《西藏的精神》、《西藏的跳舞僧人》,以及与达尼爱勒、奥利伟·佛勒密合作的《佛教区的喜马拉雅》、《西藏》、《慈悲的目光》、《不动的漫游》、《从一隐修处看到的喜马拉雅》和《不丹·宁静的土地》等作品。

自2000年起,里卡尔成为精神与生活研究所(Mind and Life Institute)的董事会成员。这个机构致力于促进科学与佛学的交流。他积极参与对心灵长期锻炼对大脑神经元的可塑性的影响进行科学评论。目前,这类讨论还在美国麦迪逊、普林斯顿、贝克莱大学,以及德国莱布尼茨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进行。

里卡尔曾在很多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包括世界幸福论坛、联合国(作为不丹提出的国民幸福议案的一部分)、以及在悉尼、伦敦、旧金山和新加坡举办的会议、全球经济研讨会和世界政府峰会等。他已连续10次受邀参加世界经济论坛。

从2010年起,里卡尔一直协助顶果钦哲扬希参与佛法教学与演讲活动。

2019年,里卡尔返回法国的多尔多涅,主要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于2023年去世,享年100岁。他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在这段时间里照顾母亲。他一直坚持纯素食主义。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