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阿那律
阿那律,梵文Aniruddha,又译”阿那律”、”阿尼律陀”、”阿那律陀”等;意译”无灭”、”无障”、”无贪”等。他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在世时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天眼第一”。
阿那律,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王族(刹帝利种姓),他的哥哥是”摩诃男”(五比丘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因为阿那律在过去世曾供养辟支佛,所以他生生世世都得大富大贵的福报,食衣住行一切不虞匮乏。
佛陀证悟成道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去传法。”阿那律”、”跋提”、”阿难”、”提婆”等王族七位王子,他们在听闻佛陀的说法后,便发心离俗,决定一起出家修行。
据大乘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五)载:
出家后的阿那律精进向道,谦和不骄,虽常因相貌庄严受到「女难」的考验,但他都不为所动,每次都能用”智慧”去灭息对方的欲念。这样的定力和修持,使得年纪轻轻的阿那律,得到众弟子的尊敬。
有一次,在佛陀为大众说法时,阿那律不慎打了瞌睡,佛陀见了此状便呵责教诫阿那律:「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听到佛陀的呵责后,十分后悔,当场就涕泪悲泣并生起了大愧心,遂发愿从此后要精进用功,再也不闭眼。慢慢地,阿那律的视力越来越差,几近失明。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找来了耆婆来为阿那律治疗。耆婆告诉阿那律,如果再不睡眠闭眼休息,之后必然会失明。
佛陀劝他:「阿那律!一切众生都是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眼就是以睡眠为食,所以,你去睡,不要想其它问题,因为涅槃也要饮食 」。
但他仍坚持当初的誓愿,不愿闭眼,七天过后,阿那律失明了,但他仍旧精进不懈,不会因此而后悔。
据大乘佛教典籍《楞严经》记载:
皈依后的”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他曾在佛陀说法中酣然入睡,事后被佛陀呵斥。阿那律因此立誓不眠,转而罹患眼疾,导致他失明。阿那律一直坚持的修行精进,他的心眼逐渐打开,最终他证得阿罗汉果位,开了”天眼”(即佛门的千里眼),成为佛陀众弟子中”天眼第一”的弟子;他能看见十方地域的六道众生。
正是因为”天眼”让阿那律三千大世界看得太清楚,所以他也是最心平气和的阿罗汉,他还觉悟了证道的方法,他认为:”菩提道”是从”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的”八大人觉”(佛教术语。是指大人八种教法。是”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也指大人)为入菩提道所觉知思念的八种教法)。
在大乘佛教的《法华经》中,阿那律被佛陀授记为在将来成佛,佛号”普明如来”。
据大乘佛教的典籍《华严经》记载:「三世间十身」的主身毗卢遮那佛,具足「十身」法相,依次包括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华严经》「十地品」)。辟支佛,梵文Pratyeka Buddha,又称作”缘觉”,是毗卢遮那佛的「十身」法相之一,「辟支佛」自悟十二因缘,而得解脱生死轮回,证入涅槃得果位,已成佛,却未度化众生的小乘佛教的独觉身佛。
阿那律因为得到”天眼”的因緣,正是「证悔法门」最殊胜的例子,也劝诫佛教信徒:只要诚心认错,勇于改过,不仅能灭除罪孽,更能得到无比清凉和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