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阿那律

737

阿那律,梵文Aniruddha,又译”阿那律”、”阿尼律陀”、”阿那律陀”等;意译”无灭”、”无障”、”无贪”等。他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在世时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天眼第一”。

阿那律,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王族(刹帝利种姓),他的哥哥是”摩诃男”(五比丘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因为阿那律在过去世曾供养辟支佛,所以他生生世世都得大富大贵的福报,食衣住行一切不虞匮乏。

佛陀证悟成道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去传法。”阿那律”、”跋提”、”阿难”、”提婆”等王族七位王子,他们在听闻佛陀的说法后,便发心离俗,决定一起出家修行。

描金,佛陀说法图。

据大乘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五)载:

出家后的阿那律精进向道,谦和不骄,虽常因相貌庄严受到「女难」的考验,但他都不为所动,每次都能用”智慧”去灭息对方的欲念。这样的定力和修持,使得年纪轻轻的阿那律,得到众弟子的尊敬。

18世纪,格鲁派传承,佛陀说法唐卡,画师朗卡杰。佛陀居中,头顶发髻,寂静庄严相,身着袒右式袈裟,右肩覆搭袈裟一角,双手当胸结说法印,佛陀身后有绿色头光、青、橙两色身光,背光之外还有绿色的莲枝莲叶,及白色、粉红色的花朵做以修饰。佛陀跏趺坐在单层莲花法座上,莲座下承一株从湖水中长出的仙树。仙树下有龙女及龙族围绕护持。佛弟子们安坐于空中的祥云上。佛陀左右两侧是八大菩萨。下首绘制了绿度母、金刚手护法及格鲁派上师。整幅唐卡的背景以靛蓝色为主,人物的构图在画面中所占的空间明显减少,以便留出更多的空间去画背景,将人物置于自然山水中,人物的排列对称工整,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巧妙地提高了画面的精密度和视觉张力。

有一次,在佛陀为大众说法时,阿那律不慎打了瞌睡,佛陀见了此状便呵责教诫阿那律:「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听到佛陀的呵责后,十分后悔,当场就涕泪悲泣并生起了大愧心,遂发愿从此后要精进用功,再也不闭眼。慢慢地,阿那律的视力越来越差,几近失明。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找来了耆婆来为阿那律治疗。耆婆告诉阿那律,如果再不睡眠闭眼休息,之后必然会失明。

佛陀劝他:「阿那律!一切众生都是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眼就是以睡眠为食,所以,你去睡,不要想其它问题,因为涅槃也要饮食 」。

但他仍坚持当初的誓愿,不愿闭眼,七天过后,阿那律失明了,但他仍旧精进不懈,不会因此而后悔。

中国明代,《楞严经》刻本。

据大乘佛教典籍《楞严经》记载:

皈依后的”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他曾在佛陀说法中酣然入睡,事后被佛陀呵斥。阿那律因此立誓不眠,转而罹患眼疾,导致他失明。阿那律一直坚持的修行精进,他的心眼逐渐打开,最终他证得阿罗汉果位,开了”天眼”(即佛门的千里眼),成为佛陀众弟子中”天眼第一”的弟子;他能看见十方地域的六道众生。

正是因为”天眼”让阿那律三千大世界看得太清楚,所以他也是最心平气和的阿罗汉,他还觉悟了证道的方法,他认为:”菩提道”是从”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的”八大人觉”(佛教术语。是指大人八种教法。是”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也指大人为入菩提道所觉知思念的八种教法)。

中国清代,佛陀涅槃图。此幅表现的是佛陀八大圣迹之一,佛陀涅槃的场景。佛陀右侧而卧,众弟子围绕着佛陀四周,均作悲伤痛苦状,人物的刻画写实与生动,布局依据《大般涅槃经》所画。整幅图描绘的人物众多,姿态各异,整体的布局繁而不乱,设色沉稳华丽。

在大乘佛教的《法华经》中,阿那律被佛陀授记为在将来成佛,佛号”普明如来”。

北齐,辟支佛汉白玉立像。河北定州出土。辟支佛居中,头戴宝冠,缯带下垂,披覆双肩,双目静合,身着衣袍,右手曲肘,左手平伸,握持供养净甁,衣纹的衣褶线条呈现流畅与贴体,衣袍显得轻薄,质感毕现。区别辟支佛的主要特质是:头顶微显肉髻,其容貌与多与佛陀相同。

据大乘佛教的典籍《华严经》记载:「三世间十身」的主身毗卢遮那佛,具足「十身」法相,依次包括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华严经》「十地品」)。辟支佛,梵文Pratyeka Buddha,又称作”缘觉”,是毗卢遮那佛的「十身」法相之一,「辟支佛」自悟十二因缘,而得解脱生死轮回,证入涅槃得果位,已成佛,却未度化众生的小乘佛教的独觉身佛。

阿那律因为得到”天眼”的因緣,正是「证悔法门」最殊胜的例子,也劝诫佛教信徒:只要诚心认错,勇于改过,不仅能灭除罪孽,更能得到无比清凉和功德利益。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