卐字符
卐字符,梵文savstika,藏文གཡུང་དྲུང་།,威利转写g·Yung drung,英文Swastika。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的象征符号之一,但不幸的是,德国纳粹党曾将它作为第三帝国的象征,这就使原本吉祥的卐字符沾染了邪恶的国家主义的色彩。在世界的每一个已知文化中都可以发现卐字符的形成过程。
印度使用卐字符作为象征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哈拉帕古城遗址(位于今巴基斯坦),在那里发现了具有这一符号的人工制品。
最初,卐字符被认为代表吠陀神毗湿奴的太阳象征物——火轮,或是毗湿奴独特的发旋、胸前徽相。
在古印度艺术中,佛陀被视为毗湿奴的十大化身中的第九大化身,他的胸前经常画有卐字符。
在古代中国,卐字符最初代表道教中的永生,而“万字”则代表世间万事。
中国最早的卐字符出现在距今约5千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卐字符还出现在汉代的五铢钱币上。在传统纹样中就使用卐字符号,当中的卐是不到头。
在康熙字典中将左旋的卐字符作为文字记录,部首为十,四笔画构成。左旋卐和右旋卐的原始读音都已经失传,如今在中文里都读作“万”音。
印度教的卐字符与通常见到的卐字符不同,它还包括四个小点。卐字符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中被视为神圣、吉祥、好运的符号。它的宗教用途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而更早期的史前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到1万3千多年。
梵文中的svastika,源自词根sv-asti,意为福祉、好运、成功和繁荣。关于这个符号的起源,存在不同的观点。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它最初是太阳的象征,源于太阳在四季中四个方向的运行。同时,它也被视为火的象征,因为它可能起源于吠陀时期的火供。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象征符号是词根sv-asti的字母叠加,被写入了阿育王早期设计的字母表中,形成了卐字符这种组合文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卐字符是早期佛教巴利文字母“su”和“ti”的组合,这两个字母分别对应梵文中的“sv”(意为好)和“asti”(意为它是)。
在梵文中,左旋卐字符叫sauvastika。在金刚乘佛教中,卐字符基本象征着四大要素中地以及不可摧毁的稳定性。在这一方面,它与十字金刚杵象征物的关系密切。
在西藏苯教中,“雍仲卐”意为永生不变,本质上与佛教的金刚教义相符。类似于印度金刚杵的象征物激发了金刚乘佛教的兴起一样,雍仲卐字符也象征着苯教的兴起。
与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的卐字符顺时针旋转不同,苯教的卐字符是逆时针旋转的。因此,苯教修持者在圣殿、圣地内要以逆时针方向进行转经。在印度象征体系中,右旋、顺时针旋转的卐字符被视为神的阳性,而左旋、逆时针的卐字符则表明神的阴性。
在佛教传入汉地后,鸠摩罗什、唐玄奘将“卐”字符翻译为“德”。
北魏时期的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中将它翻译为“万”字。在唐·武则天时期,“卐”字符被定音为“万”,寓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尽管佛教中也存在左旋的“卐”,但唐·释慧琳认为应以右旋的“卐”为准。
在藏传佛教中,转经筒通常是从左向右旋转,也被写作为右旋的“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