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谛瑜伽长老
安谛瑜伽长老,英文Tokden Atrin,全称为安谛听列罗卓,英文Togden Amtrin Trinle Lodro,康巴噶寺的瑜伽士、龙萨宁波伏藏传承的持有者。
Tokden,威利转写rtogs ldan,意为觉悟者,指毕生致力于闭关和冥想练习的瑜伽修行者。
公元18世纪,第4世康祖仁波切在康巴噶寺创立了独特的Tokden传承,这一传承要求完美的僧人体现,终身都要遵循密集的瑜伽练习和生活方式。只有经过至少12年的严格闭关,才能获得Tokden的头衔以及特殊的白袍。之后,Tokden可以参加公开的特殊的仪式和教学活动。
康巴寺是康祖仁波切传承的主要寺院,被认为是竹巴噶举传承中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在康区的康巴噶寺被毁后,第8世康祖仁波切在印度札西琼重新修建了康巴噶寺。这座寺院也是是著名的瑜伽长老(Tokden)和瑜伽士(Yogi)获得高度证悟的场所。
在藏地,大多数的瑜珈士都是有家庭的在家修行者,但在康巴噶寺的传承中,瑜伽士必须是持戒清净的比丘。
比丘瑜伽士并不是专注于筋骨柔软、身心舒展的冥想者,也不同于一般的娶妻生子的在家密咒师。他们的修行旨在澈见本初心。
瑜伽,梵文Yoga,意为相应,指的是澈见本初心;瑜伽士,梵文Yogi,意为澈见本初心的人。本初心就是佛性,也就是觉知。瑜伽士通过澈见本初心,而恒常安住其中,不受死亡、烦恼、忧苦、疾病、念头、鬼神等六事的困扰,内心安然自在,洞察境相通透无碍。通过长期的刻苦修持,往往能够达到即身成佛的目标。
竹巴噶举继承了米拉日巴的住山修行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有实修瑜伽士的传统。康巴噶寺因拥有13名终身闭关的瑜伽长老而闻名。
“佛教修行人并不寻求痛苦,但是如果痛苦找上门来,他会加以善用。别害怕!让痛苦净化你的身心,它会将很多障碍燃烧殆尽。这就是你的修炼!”
——安谛瑜伽长老
1922年,安谛出生在康区的拉多(Lhatok)地区,14岁时在竹巴噶举派的寺院出家,被第7世康祖仁波切赐名为听列罗卓。
1942年,安谛在根本上师祖古索南天津的指导下,开始在康巴噶寺的闭关中心进行闭关修行。
1946年,安谛独自前往康巴噶寺附近的洞穴进行禅修。他修习了竹巴噶举独有的铁水阎魔(文殊阎魔敌)近传承成就法,以及气脉修持、那洛六法、大手印、大圆满等。
安谛的另一位根本上师是第8世康祖仁波切,他也主要修持文殊阎魔敌成就法。
1959年,安谛离开西藏,前往印度喜马恰尔邦的达尔豪斯,与康巴噶寺的其他几位瑜伽长老、僧众一起等待第8世康祖仁波切的到来。
1969年,第8世康祖仁波切在札西炯修建了新的康巴噶寺。安谛协助修建新寺院后,选择了在札西炯附近的洞穴和寺院的闭关中心居住。
只要安谛居住在闭关中心附近,他会负责训练年轻的僧众和未来的瑜伽士,并向周围的民众传法。他自称是噶宁派修行者,同时修习噶举派和宁玛派传承的教法。
措尼仁波切曾描述安谛属于竹巴噶举的精神传统,但他主要修持宁玛派,尤其是大圆满。
随着年龄的增长,安谛在札西炯闭关中心外的森林里的小屋中定居下来。当他念过70岁的时候,他搬进了波巴仁波切的家。
2000年,丹津·葩默创建的道久迦措林尼寺开始运作后,安谛会前来教导、指导寺院的阿尼们进行实修和闭关。
在晚年时期,安谛很少离开自己的房间,他甚至拒绝了不丹皇太后邀请去不丹传法、灌顶的请求。然而,他却应在韩国弟子的邀请,前往尼泊尔的玛拉蒂卡圣洞举行长寿修法。
安谛热爱教学,他在没有中断隐居的情况下,全年都会接待任何需要他指导、建议的僧众。即使在他病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每天接见访客,总是展现出圆满的方便和智慧的力量。
安谛的一生是真正的佛法修行者和伟大瑜伽士的典范,为了不断的修行,他放弃了舒适和便利。他在康区康巴噶寺附近的洞穴及其他地方闭关修行长达10年。来到印度后,他担任第8世康祖仁波切的侍者,并一起陪同康祖仁波切在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地区传法。
2005年7月1日(藏历5月25日)晚上7时15分,安谛在札西炯圆寂,享年84岁。当时德颂仁波切、竹古确嘉仁波切、措尼仁波切都在现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