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佛教

55

藏传佛教是不丹王国的国教,也是不丹境内最大的宗教,除了藏传佛教,还有一些尼泊尔洛昌族人(藏文ལྷོ་མཚམས་པ་)信奉印度教。在不丹,主要信奉的是竹巴噶举派(宗喀语འབྲུག་པ་བཀའ་བརྒྱུད),但同时也有信仰宁玛派(藏文རྙིང་མ་པ་)和格鲁派(藏文དགེ་ལུགས་པ་)等。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发布的报告,不丹全国有74.7%的人口信仰佛教。

公元6世纪,不丹族群的形成主要源于大量西藏人的迁入,当时的不丹地区受到中国西藏政权的管辖。

公元7世纪之前,不丹与西藏一样普遍信仰苯教。后来,随着西藏人的迁入,佛教也逐渐传入不丹。吐蕃(藏文བོད་ཆེན་པོ།)的赞普松赞干布(藏文སྲོང་བཙན་སྒམ་པོ་)下令在今不丹中部的布姆唐宗(宗喀语བུམ་ཐང་རྫོང་ཁག་)和帕罗宗(宗喀语སྤ་རོ་རྫོང་ཁག་)建立了2座寺院,为佛教在不丹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公元8世纪,莲师(藏文གུ་རུ་རིན་པོ་ཆེ།)来到不丹传法。传说中,莲师是骑乘老虎而来降伏妖魔。位于不丹西部帕罗的塔克桑寺(藏文སྤ་ཕྲོ་སྟག་ཚང༌།),是不丹最古老且最神圣的一座寺院。此时的不丹,仍然是中国西藏的边陲地区。

公元8世纪中叶到公元9世纪,康区(藏文ཁམས)和锡金(锡金语འབྲས་ལྗོངས།)北部的人口大量迁入不丹,为不丹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由于西藏境内发生的内乱,导致吐蕃政权的崩溃,不丹也趁此机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部落。

公元12世纪,竹巴噶举派逐渐在不丹执掌了权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藏文ཆོས་སྲིད་གཉིས་,英文Tibetan dual system of government)。

公元13世纪,来自西藏的僧人开始陆续前往不丹传法,并统治了不丹。他们仿照西藏的(藏文རྫོང)区划制度,在不丹设立(宗喀语རྫོ་ཁག།)区划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巴噶举派、宁玛派和格鲁派等相继在不丹传法,各教派及背后的政治力量开始相互角逐。

公元1616年,竹巴噶举派的夏仲·阿旺朗杰从西藏逃往不丹。他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先后五次打败了格鲁派(史称五喇嘛之战),统一了不丹,并确立了竹巴噶举派为不丹的国教。阿旺朗杰自立为夏仲(藏文ཞབས་དྲུང་,英文Shabdrung),意为法王,成为不丹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在阿旺朗杰圆寂后,据说,他的身、语、意三个转世继续在不丹执掌政权,直到1907年,乌颜·旺楚克(宗喀语ཨོ་རྒྱན་དབང་ཕྱུག་)在英属印度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重要的政治改革。他废除了不丹境内长期以来混乱的世俗和宗教双重政权结构,从而被拥立成为不丹世袭君主制旺楚克王朝,并成为不丹王国世袭的第一任国王。

在不丹,不同族群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居住在中部和西部的西藏裔阿洛人(宗喀语འབྲུག་པ,又称为门巴族,藏文མོན་པ་)主要信奉宁玛派,而不丹的其他地区则大多信仰竹巴噶举派。不过,不丹王室并不排斥这两个教派,而是将它们视为不丹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称为一体。

目前,不丹的佛教事务主要由不丹寺院事务委员会(又称为不丹王国宗教部,Dratshang Lhentshog)负责管理。这个机构在不丹具有重要地位,致力于维护和发展佛教,确保佛教在不丹的传承和繁荣。

1989年,不丹的佛教事业蓬勃发展。据统计,不丹寺院事务委员会中央寺院在延布(宗喀语ཐིམ་ཕུ)和普纳卡(宗喀语སྤུ་ན་ཁ་)两地,约有1000名沙弥接受严格的佛教教育,而在地区寺院中,则约有4000多名僧人在修行。不丹境内共有12,000名僧人,当中也有活跃的阿尼寺院,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现成的数字。他们都由最高僧官杰堪布统一管理。

尽管不丹的佛教起源于藏传佛教,但在仪式、礼仪和寺院组织等方面,不丹佛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了支持佛教的发展,不丹政府长期以来每年都向佛教寺院、神龛、僧人和尼师提供经济补贴,确保佛教在不丹的持续发展。

▲不丹第3代王。

在第3代国王吉格梅·多吉·旺楚克(宗喀语འབྲུག་རྒྱལ་པོ་ འཇིགས་མེད་རྡོ་རྗེ་དབང་ཕྱུག་མཆོག་)统治时期,他对佛教的支持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下令制作10000尊镀金铜像,这些佛像精美绝伦,成为不丹佛教艺术的瑰宝。此外,他还出版了108卷精美的书法版《甘珠尔》(藏文བཀའ་འགྱུར)和225卷《丹珠尔》(藏文བསྟན་འགྱུར),这些佛教经典为不丹的佛教徒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为了弘法,他还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众多佛塔,成为不丹佛教信仰的象征。

在不丹的政治和生活中,佛教徒享有保证的代表权。他们在国民议会和皇家咨询委员会中占据重要位置,构成社会的大多数,并在公共政策中拥有绝对影响力的话语权。这种政教合一的体制使得佛教在不丹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丹第5代王长子与多吉洛本。

不丹的宗教体系由杰堪布(宗喀语རྗེ་མཁན་པོ།)领导,他是宗教界的最高权威。杰堪布的工作得到了5位洛本(Lopon)的协助,每位洛本都专注于不同的宗教领域,如宗教传统、礼仪、词典编纂、逻辑以及大学教育。其中多吉洛本在现任杰堪布退休后将成为继任者。在洛本之下,还有宗教管理者和年轻的僧俗官员,他们分别负责艺术、音乐和其他与宗教相关的领域。

不丹的佛教分为多个派别,其中格鲁派僧人遵循严格的禁欲生活。然而,宁玛派不仅包括僧人,还包括在家居士。这些居士在寺院和家中履行礼仪职能的同时,也允许结婚生子和从事世俗职业。

2002年7月,第70世杰堪布楚库·吉梅·却塔(Trulku Jigme Choedra)创立了不丹药善机构(Menjong Chöthün Tshogpa)。这个机构已经成为不丹的全国性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保护和发展作为古老文化和传统的本土佛教教义。通过杰堪布的努力,不丹的佛教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2003年6月,第70世杰堪布任命了崔津策林仁波切(Trizin Tsering Rinpoche)为不丹药善机构的主席。

2004年,在第70世杰堪布的全力支持下,崔津策林仁波切创立了国际金刚座佛像基金会(Buddha Dordenma Image Foundation)。这个基金会的成立旨在实现莲师在伏藏中留下的预言,通过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项目,如廷布金刚座释迦牟尼佛像的完成,为世界和平和辉煌幸福赐予祝福。

而在1907年之前,不丹的最高佛教领袖是备受尊敬的夏仲活佛,被视为是不丹创始人阿旺朗杰的转世,承载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使命。夏仲活佛的每一世都伴随着自己的预言,预示着他对众生的深远影响。

不丹的寺院和阿尼寺院遍布各地,是僧人和尼师修行的场所。他们剃着光头,身着醒目的栗色长袍,每日沉浸在学习和冥想之中。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履行各尊菩萨的仪式,为亡者祈祷,并代表病者向菩萨祈求调停。他们的祈祷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歌唱和赞美,伴奏着海螺、用人腿骨制成的喇叭、长达三米的金属喇叭、大型立式鼓和铙钹、手铃、寺庙钟、铜锣和木棍等乐器的和谐演奏。这种寺院音乐,尽管通常不为公众所听闻,但据报道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旋律之美甚至超越了藏族的音乐和歌声。

在不丹,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方式。他们通过日常的工作、言语、思想以及在特定的圣日(如不丹历中的每月8日、10日、15日、25日、28日和30日)访问圣地和圣人来表达自己的信仰。

为了让佛教更加深入人心,不丹境内使用了许多佛教象征符号和建筑。宗教纪念碑、祈祷墙、经幡和玛尼石等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不丹独特的宗教风景。

碉堡作为不丹版的印度佛塔,从简单的矩形房子到带有华丽台阶、门、圆顶和尖塔的复杂建筑,形态各异。其中一些还装饰有佛眼,象征着能同时看到四面八方的智慧。 这些由土、砖或石结构建成的纪念碑,既用于纪念已故国王、佛教圣人、高僧和其他名人,也用作舍利塔。

祈祷墙则是用铺砌或堆叠的石头制成,上面雕刻着祈祷文。经幡(藏文དར་ལྕོག་,又称隆达,藏文རླུང་རྟ་)则是将将木刻印刷在布上的祈祷文制成高、窄、彩色的旗帜,挂在长杆上,放置在圣地和危险的地方,以辟邪和利益亡者。

为了传法,云游的僧人会携带一个便携式神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这个神龛有很多小门,打开后可以看到佛陀、菩萨和著名喇嘛的雕像和图像。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向村民传授佛法的教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教传入之前,苯教(藏文བོན)在不丹非常盛行。尽管佛教后来成为了主要的宗教信仰,但苯教至今仍在不丹流行,与佛教共同构成了不丹独特的宗教文化。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