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陀林
尸陀林,梵文शीतवन、Śītavana,藏文བསིལ་བའི་ཚལ་,简称尸林,音译尸多婆那,意为寒林,又称舍摩奢那,梵文श्मशान、Śmaśāna,意为墓田、墓冢。英文Shmashana,其中sham指shava(尸体),shana指shanya(床)。原指古印度的露天林地葬场(坟场),后被佛教吸收。在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中,尸陀林被用作为死者进行最后的仪式的场所。
尸陀林,是印度教的火葬场,尸体被带到那里放在柴堆上焚烧。它通常位于村庄或城镇郊区的河流或水源附近。由于它们位于西高止山脉附近,在当地又被称为西高止山脉(Smashan Ghats)。
根据印度和尼泊尔的印度教仪式,尸体会被带到火葬场进行最后的仪式。在火葬场,主祭者必须从居住在火葬场的人那里,付费获取圣火并点燃柴堆(chita)。
各种印度教经典对火葬场的选择有详细的说明:它应位于村庄的北侧,土地向南倾斜,应靠近河流或水源,并且不能从远处被看到。
传统上,尸体是放置在木头堆砌的柴堆上进行火化。然而,在现代印度的很多城市,室内火葬场已经广泛采用电炉和煤气炉进行火化。
但是,耆那教徒会尽快火化死者,以避免微生物的滋生。在火化前,他们会用酥油、樟脑和檀香粉撒满尸体的全身。死者的长子将执行最后的仪式,他在火葬场中点燃柴火堆,并念诵那莫卡咒语(Namokar)。火化后,他们会用牛奶洒在那个地方以示净化。接着,他们收集骨灰,但与印度教徒的做法不同,他们不会将骨灰浸入水中。相反,他们会挖一个坑,将骨灰安葬,然后在坑内撒盐。
在巴利三藏的开示中,佛陀经常教导他的弟子们去寻找僻静的住所进行修行,这些地方可能位于森林里、树荫下、山上、幽谷、山坡洞穴、尸场、丛林、空旷的地方或稻草堆中。
《四念处经》中描述的九墓地观(Nine cemetery contemplations)的律藏和显宗传统都表明,尸地和墓地冥想是早期佛教苦行修行的一部分。
墓地沉思(Cemetery contemplations),在《大念处经》(巴利文mahasatipatthana sutta)(长部: 22)和《大念处经》(中部: 10)中详细描述:……他们的对象通常是一具尸体,经历从死后一两天到三天的变化,从肿胀、青黑色到逐渐腐败。包括被乌鸦啄食的尸体、骨骼框架,以及挂在骨骼上沾满了血、被筋腱连接的残肉。接着,尸体进一步分解,直到无肉无血,仅有筋腱相连;骨头散落四方;逐渐漂白,类似贝壳;多年后,骨骼可能堆积在一起;最终风化碎裂,化为灰尘。
每一次这样的沉思结束时,修行者都会深刻地认识到:“我的身体,也将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是生命的共性,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命运。”
尸陀林,也称为火葬场或墓地,在多种东方精神传统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宗教和仪式意义,尤其是在印度教和一些藏传佛教习俗中。据说,尸陀林是灵魂、邪灵、凶猛的神祇和怛特罗的居所。因此,普通人往往避免在夜晚靠近尸陀林。女性通常不去尸陀林,而男性可以去尸陀林进行最后的仪式。
那些被称为左道性力派崇拜的追随者,如现今稀有的印度密宗传统的Aghori、 Kapalika(迦波厘)、克什米尔湿婆教(kashmiri Shaivism)以及Kaula等,他们通过修行和仪式来崇拜大黑女、度母(Tara)、陪胪(Bhairav)、 Bhairavi、空行母和尸鬼等。在尸陀林中,他们相信能够获得神秘的力量。
尸陀林也被藏传佛教的金刚乘追随者也用于类似的目的,如施身法、颇瓦以及苯教的Zhitro等修行。
通常,尸陀林主(Shmashana adhipati)被认为是尸陀林的管理者或主人。
布施作为菩萨道六波罗蜜之一,在佛教修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佛教相信命终后神识会参与轮回,或因修行的功德而入涅槃,因此尸体对于修行者而言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可以布施给食肉动物。
《要行舍身经》中提到,人死后应将尸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布施给水中的鱼鳖虾蟹,另一部分布施给陆地上的鸟兽虫蚁。这样做有助于死亡消除前世的恶业。
《尸陀林经》也强调,死后遗体可抛于尸陀林中,以布施给鸟兽虫鱼等。
在汉地,受到佛教火葬(荼毗)、尸陀林葬的影响,隋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埋藏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将遗体葬于水中、林中,或者将遗体安置在石室、洞窟中,待血肉自然分解,只留下白骨后,再由僧人收拾骸骨、建塔。
佛教传入藏地后,尸陀林葬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但葬场通常设在空旷处,让秃鹫啄食遗体,这种葬法被称为天葬或鸟葬。
1986年,堪布晋美彭措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修建了尸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