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崇拜
净土崇拜,是大乘佛教中对于净土的崇拜与信仰,它代表了大乘的理想。太虚法师曾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最主要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并以净土宗为代表,是主张以信仰他力而得到救赎的一种思想。在东亚史上,不乏对弥勒、药师佛、金刚不动、毗卢遮那等佛菩萨净土的向往者。这些佛菩萨的净土信仰,都可以纳入净土崇拜的范畴。
他力论是信众基于修行本尊的本愿,主要靠着信仰修行本尊的力量(他力)而升入净土;但自己也必须修行(自力)。
传统净土宗是认为自他合力,以他力为主,自力为辅;除了坚信佛力,自身也必须有修为。但是昙鸾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特别提出了第十八大愿,认为除了五逆与不信者之外,一切众生都可以依第十八大愿,得生西方净土,走向完全依赖本尊的绝对他力思维。
日本本愿宗的开山祖师亲鸾更认为信赖他力,就是无我的表现。净土宗以信愿为主的方法,也形成了它与其他佛教宗派最大的不同点。
净土,梵文क्षेत्र,Ksetra,音译为刹、刹土(地方、世界),意为清净的地方、没有污染的庄严世界。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净土也并不是只有阿弥陀佛的一处西方净土,还有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
弥陀经典成立的地点是公元初年的西北印度,而弥陀信仰的起源、极乐世界的原型至今还没有定论。
西方学者大多认为弥陀信仰受到中亚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中的太阳崇拜影响。据学者考证,阿弥陀(Amita)从词源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波斯神话和古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密特拉(Mitras);也有学者认定,阿弥陀佛的信仰出自古印度文明内部。他们认为在《考史多启奥义书》(Kausitaki Upanisad)中描绘的梵天玉座名为“无量威力”(Amitojas)与佛教的“无量光”的理念相通,并且这本奥义书中的死后世界在细节上和极乐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极乐世界所描述的七宝莲池、黄金大地,也与古印度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形态密切相关。
东汉光和2年,支娄迦谶的译本《般舟三昧经》是最早传入中国关于净土的经典。经典描述了通过观想或念诵佛名,而使十方诸佛(特别是阿弥陀佛)现前的法门要义。
鸠摩罗什的译本《阿弥陀经》,使用简洁华丽的笔法描绘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并有持名念佛的法门。而现存的唐玄奘的重译本,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是类似于《阿弥陀经》的短篇佛经,简称《鼓音声经》,但译者不详。这部经典也是释迦解说阿弥陀佛功德之作,主要有两个特色:一、经典中记载的阿弥陀佛父母之名;二、经典内含“鼓音声王大陀罗尼”。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是刘宋畺良耶舍翻译。经典的目的在于指导净土修行者对极乐世界进行观想,其中十六种观门中的最后三种主要描述了“九品往生”的状况。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主要介绍阿弥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许的本愿。《无量寿经》有多个译本,现存的就有东汉、孙吴、曹魏、唐朝、宋朝译出的五种不同版本。其中唐代译本被蕅益大师认为是这五个译本中最好的,但曹魏版则得到了印光大师的支持,流传较广。不同时期也有不同人作出努力,尝试把这几个译本会集起来,形成一综合的会集本。现代比较流行的会集本是民国时期夏莲居(夏继泉)撰写的,经由净空法师的推崇而传播。
往生净土的教义在印度境内不盛行。鸠摩罗什翻译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中的《易行品》认为,忆念、称名、礼敬诸佛菩萨,是达到阿惟越致地的易行道。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赞颂弥陀净土的章节。但它们都不是专门阐明净土信仰的论著。世亲著述的《往生论》是印度唯一的净土论述,由元魏时期的菩提流支翻译。它阐说礼拜、赞叹、观察、作愿、回向五念门,若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往生西方,终能自利利他而获菩提。
刘宋时期,沮渠京声的译本《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描述了弥勒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天宫的情形,对兜率净土有生动得描写,又点明欲往生兜率者所应行的修行善业、念佛形象、口诵弥勒圣名等修法。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与《观无量寿经》的观点相通,可视为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作品。
西晋时期,竺法护的译本《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主要宣扬弥勒下生信仰,有弥勒在后世人寿达八万四千岁时会降生人间,建立人间净土的预言。
鸠摩罗什的译本《弥勒大成佛经》与《观弥勒菩萨下生经》相近,然而内容更加得丰富。
以上三部经,合称为“弥勒三部经”,如果加上同样描述弥勒下生内容的《弥勒来时经》、《弥勒受决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合称为“弥勒六部经”。
也有观点认为弥勒经典还要加上弥勒的本生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译者不详)、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楞严经弥勒菩萨圆通章》等经典。
东晋时期,帛尸梨蜜多罗的译本《佛说灌顶大神咒经》中的《佛说灌顶拔除罪过生死得度经》,是药师经典传入中国的源头。
隋代,达摩笈多的译本《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唐玄奘的译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义净法师的译本《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本愿功德经》。
前三种译本的内容大致一样,只提了“药师净土”,而义净译本就有所不同,记载了“七佛净土”,并且附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大陀罗尼”,内容更加丰富。但是至今最盛行的仍是唐玄奘的译本,通行的唐玄奘译本从东晋译本补入了八大菩萨名,从唐义净译本补入了药师真言及前后文二十多行,并不是原版。
后汉时期,支娄迦谶的译本《阿闍佛国记》描述了东方妙喜世界,它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是同本异译。
阿闍佛净土代表了重现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与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弥陀净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近现代,太虚法师是能突破已有理论,使净土的观念得到更新的佛教界代表。和传统上的“山林佛教”、“僧侣佛教”不同,他宣扬的是“人生佛教”,关注的是人间的苦难,他宣扬的净土,就是“人间净土”。他批评那些为了一己解脱而修习净土的修行者,认为这是小乘自了汉的做法,并不是大乘的净土行。他认为凭借各人的精诚之心,去修集净善的因缘,久而久之,浊恶的人间就可变为庄严净土;因此,不必在人间之外另求净土。
太虚法师的弟子印顺法师就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念。印顺法师认为,西方净土,本就代表着无量光、无量寿的“永恒与福乐的圆满”,代表着佛的果德,而中国人特别注重西方净土,是因为重视佛的果德,既忽略了阿閦佛净土所代表的菩萨智证大行,又忽略了弥勒净土代表的人间净土信行;这是一种偏颇的发展,不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因此,太虚、印顺两位法师在演说净土的时候都比较突出它与人世间的联系,普遍重视与人世间联系更紧密的弥勒净土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
西晋时期,竺法护的译本《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讲述了文殊菩萨成佛时所建立的庄严净土,但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信奉这个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