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视剧《唐朝诡实录之西行》的壁画《降魔图》

402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降魔成道图》

最近,“业余”看了电视剧《唐朝诡实录之西行》的第1、2集。在剧中出现了一幅名为《降魔图》的壁画,壁画中的主尊释迦牟尼佛的用色让“业余”联想到曾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降魔成道图》彩色绢画。可惜的是,这幅原画作被伯希和盗取并带回了法国,现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降魔成道图》,又称《降魔变》,尺寸为纵144.4cm,横113cm。画作的时间被推断为五代十国或北宋初年。画作的主要内容是即将悟道成佛的释迦牟尼跏趺端坐在画面中央,在主尊的周围绘制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魔众即将进行攻击的场面。然而,《降魔成道》是小乘八相成道中的第五相,但在大乘八相中则没有,致使这类题材在敦煌发现的作品中比较少见。

▲12世纪,尼泊尔风格,尺寸为26.67cm*23.49cm*6.98cm,佛陀八相成道的造像。

四相与八相,是在石窟和佛寺中以雕塑或绘画形式来表现佛传故事中的某些重要情节,通常由四个、八个或十二个,少数情况下也有三十二个或一百零八个等连续的画面组成。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内挑选文书。关于伯希和的故事,下次我们会详细聊一聊。

公元3世纪前后,在古印度的秣菟罗佛教艺术中,首次创造出表现佛陀一生中四件大事的四相:佛陀诞生、降魔、说法及涅槃。这种形式在南传佛教中十分流行。北传佛教则流行大、小乘的八相,大乘的八相分别是补处菩萨降世、乘象入胎、住胎说法、树下诞生、逾城出家、树下成道、鹿苑说法和双林涅槃。但是在小乘的八相中没有住胎说法,却增加了降服众魔。

在藏传佛教中,大多依据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将释迦牟尼的一生分为十二个阶段,分别为:兜率说法、乘象入胎、树下降生、太子习艺 、宫中娱乐、游观四门、削发出家、山中苦行、降伏诸魔、证菩提觉、广转法轮、双林入灭。

在中国石窟的早期作品中,特别是在新疆拜城、克孜尔和敦煌莫高窟,都有表现四相和八相的壁画。

《降魔变》作为最著名的佛传故事画之一,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多次出现,分别见于北魏的第254、260、263窟,北周的第428窟,唐代第23、112、156窟,其中,第254窟、第263窟和第428窟的题材非常具有代表性。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降魔变》整体画作宏大,内容繁复,工整谨细,人物构图排列有条不紊。从绘画的技巧上大致可看出与印度细密画的渊源。

公元11世纪,印度细密画作为佛教和印度教经典的插画开始绘制。佛教细密画以东印度为中心,印度教细密画以西印度为中心,创作时间一直延续到公元16世纪。到了公元16~公元19世纪的莫卧儿王朝,描绘王贵和宫廷生活等世俗题材的写实“莫卧儿绘画”极为兴盛;另一方面,在印度西北部的拉杰普特王侯的扶持下,以印度教教义为题材的庶民派“拉杰普特绘画”也广为流行。

印度细密画确立了细腻、抒情的画风,创造了独特的造型,并衍生出许多流派。一幅画作中同时呈现了神话、音乐、自然等要素,非常富有活力。

《降魔变》画作中的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中央,手结降魔印,头顶上方有宝盖。在主尊的上方绘制了三面八臂的降三世明王。在主尊的四周是姿态各异的魔军,他们试图阻止佛陀证悟的画面,当中就以喷火的火器尤为引人注目。主尊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分别绘制了各种姿态的诸佛,以示释迦牟尼的神通。下方还绘制了转轮王的七政宝。

转轮王的七政宝代表“大圆满七觉支”,意为增长觉悟的智慧的七种修行,也是克服通往大圆满的惑或障的觉悟。七觉支分别为:1)择法觉支;2)舍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念觉支;6)定觉支;7)轻安觉支。

▲黄圈处为火枪。

火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火器,最早出现在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它是所有现代火药类武器的鼻祖,在宋金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火枪最初是一种附在长柄武器(枪)上的小型烟火式装置,用于在近战开始时获得冲击优势。随着火药技术的改进,火枪的爆炸物排放量增加,添加了碎片和弹丸,具有了现代火焰喷射器和霰(音xiàn)弹枪组合的一些效果。然而,火枪的射程很短(大约3米),而且通常只有一发子弹(部分设计可击发2次)。

▲选自公元1621年,茅元仪著述的《武备志》记载的火枪。

公元13世纪末期,火枪的枪管已革新为金属材料,以更好地承受爆炸冲击波。同时,放弃了枪头上的尖刺,转而成为仅依靠火药击发完成攻击的纯火器。这些改进后的武器日后演变为最早的火铳。

据记载,悉达多太子与五比丘在苦行林中修苦行了六年,忍受了极度的饥饿和痛苦。在一次苦行中太子昏倒了,巧遇一位牧羊女供养了乳糜,恢复了精神和体力。由此,太子意识到单纯的苦行无法达到解脱,修行应当采取中道。于是,太子转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铺设吉祥草,跏趺而坐。

在上座部佛教的《南传菩萨道》中记载,释迦牟尼在座下坚定地发愿道:“即使剩下皮、腱、骨头,甚至血肉干枯,我也绝不从此座起身,除非能证悟一切知智。”《南传大藏经》记载,释迦牟尼进入四种禅,证得三明,现观四谛和十二缘起,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北传佛教记载,释迦牟尼发愿不成正觉绝不离开座位。直到第七日的第七夜,天色刚亮,他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和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

▲截自:电视剧《唐朝诡实录之西行》。

佛经记载,魔王波旬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而影响到他的权柄,于是试图阻挠太子圆成佛果,派了三名魔女来诱惑太子: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她们盛装打扮,步态轻盈地来到悉达多太子前,殷勤献媚。但是,太子心境深沉,对魔女淫荡的挑逗视而不见,毫不动心,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魔女们竭尽所能施展妖娆之态和淫媟之状,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虽外形美好,但心不端正,如同精美的琉璃瓶中满盛粪秽,不自知耻,竟敢来诳惑人?”魔女们见到自身恶态后,只见骷髅骨节(白骨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立刻感到羞愧,匍匐而遁。

▲截自:电视剧《唐朝诡实录之西行》。

魔王见魔女引诱无效,愈发震怒,自恃神通,带领众魔毒虫怪兽,带着毒雷毒箭,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对魔王的威胁视若无物。魔王命令众魔齐发刀箭,然而太子身发净光,众魔纷纷跌扑,刀箭无法挨近太子的身体。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神灵前来帮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经过一夜的考验,悉达多太子最终得以成佛,号释迦牟尼佛。

▲斯瓦特出土,犍陀罗风格,魔罗头部残件。

魔罗,梵文Māra,又称为魔,是指那些夺人生命并障碍善事的恶鬼。在梵汉并举中,称为魔障。

Māra一词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mer,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这个字根也衍生了欧洲的睡魔(mare,nightmare)、斯拉夫神话中掌管死亡的女神Marzanna,以及拉托维亚神话的大地女神Māra。

在原始佛教中,魔是居住在天界的天人,他们的首领名叫波旬。出于嫉妒,波旬曾企图阻止释迦牟尼证悟成佛。在佛陀开始传教后,魔罗也曾多次扰乱僧团的弟子。向智长老把魔罗形容为“对抗正觉力量的化身”。

佛教认为,任何能够阻扰修行的障碍,都称为魔。因此,内心中的不安、忿怒、贪心等烦恼,也可以被称为魔。

后来,为了符合汉语的语境习惯,佛经译师将魔罗简称为魔。在古代的译经论著中多称作磨,但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因其能让人生恼,遂将其改为魔。

释迦牟尼证悟后深刻认识到,自己战胜了魔罗,并不意味着世上所有的魔罗都被消灭。他认为现世和来世的欲望都是魔罗的领域,并把“色”视为魔罗,将世界的物质等同于魔罗,这也体现了对魔罗永恒性的承认。佛教对于魔罗的创造既具有理论上的独特性,也蕴含了深奥的诠释。这一概念也是佛教哲学的一大发展。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