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丘

734

五比丘,梵文pañca bhiksavah,巴利文pañca vaggiyā bhikkhū,又译“五佛子”、“五弟子”等;是指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是僧团中“比丘众”的开端。

犍陀罗时期,佛陀说法的片岩石雕。这是佛陀初次说法的景象,法轮象征佛法,比拟佛陀如转轮王,用正法的力量征服世界。佛陀居中,伸手触摸法座前的八辐法轮,是象征达摩之法的车轮。有一鹿栖身于法轮旁,暗示佛陀说法的地点“鹿野苑”。大力士海克力士(执金刚神)守护佛陀身边,而佛陀身边环绕着五位比丘(其中一比丘相被破坏),众人专心聆听,姿态生动,各不相同。这是不可多得的犍陀罗作品。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的第七天,他的父亲依据古印度的传统,在为其“命名”大典中,请来了满腹经论的婆罗门僧人为太子预言;只有憍陈如注意到婴儿前额上的头发向右曲卷,他预言太子将会出家成佛。

中国明代,悉达多太子诞生像。释迦牟尼经「兜率天降生」、「白象入胎」、「住胎说法」,最终从摩耶夫人「右肋降生」。佛经称,悉达多太子降生后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随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是释迦牟尼普度众生发出的庄严宣言。诞生像即来源于此传说。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悉达多“苦修”时的造像。此尊眼窝较深,瘦骨嶙峋,腹腔凹陷,筋脉清晰可见。跏趺端坐。双手结禅定印。经佛典记载,悉达多太子在尼连河西岸优楼频陀村外的苦行林中静坐思维,入定修行,用自己的智慧光明,照彻一心本源,每天除了只吃一粒麻与一粒麦来充饥,就是以禅悦为食,最后得到法喜充满。此尊形象,刻画生动,将悉达多心身不动、苦行修道的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悉达多太子出家时,他的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婆罗门家庭)等五人,随行侍奉太子。他们跟沙门(原是古印度宗教的术语,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后被佛教沿用,指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众的代名词,在汉传佛教中,等同于和尚)悉达多,一同修习“苦行”。后来,他们见到悉达多食用了牧羊女的乳糜,他们认为悉达多已经放弃“苦修”,并决定离开悉达多;他们五人在鹿野苑的苦行林继续“苦修”。

《祝福鹿野苑》画像,李诞声绘于2004年。

悉达多成佛后,在七月的某个圆月夜,悉达多决定前往鹿野苑去教导那五位修“苦行”的随行者。五位修苦行的侍者,很早就看到佛陀,他们商量要不要对悉达多行礼。可当佛陀越走越近时,佛陀周身的威仪,令他们陆续向前去接待佛陀。佛陀对五比丘阐诠了“四圣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的基本教法,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的各宗派共同的遵守的教义)的《转法轮经》。(此经是佛陀证悟后开示的第一篇经。佛陀在鹿野苑向跟随他的五位沙门讲“中道”、“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开始时佛陀告诉修苦行的五比丘舍弃追求欲望享受的乐行和折磨肉体的苦行的两种极端,正是因为这两种极端无益的修行,不能通往至正觉。佛陀接着宣说离开这两种极端修行,选择理智可行的“中道”修行方法即八正道。众生修习“中道”法,可证悟“四圣谛”,走向圆满的清静涅槃及彻底解脱

印度安德拉邦,贝卡卢石窟,佛陀石雕坐像。

那时,当三个人出去乞食时,佛陀会指导剩下的两个人,他们六个人会共同食用乞讨回的饭食;当剩下的两个人出去乞食时,佛陀就指导已经乞讨回来的三个人,最后六个人还会共同食用乞讨回的食物。憍陈如听了此经,即证得“须陀洹”果(又译“预流”,佛教术语。是佛的四双八辈弟子中的最初位阶,上座部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都设为沙门四果中的第一果),其余四位也陆续证得了“须陀洹”果。佛陀又对五比丘宣说了“无我经”,五位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意译“应供”,汉译简称为“罗汉”;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佛陀与五比丘初次说法的铜鎏金造像。佛陀居中,头顶发髻,面呈寂静相,身着袒右式袈裟,双手当胸结说法印,跏趺坐于双娑罗树下的法座上。五位比丘跪地,双手合掌,在聆听佛陀宣说《转法轮经》。双鹿置于两侧分别对外朝向,喻示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说法的景象。

某天,舍利弗(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在王舍城的路上,看到了阿说示(又译“马胜”)尊者的威仪,便向他请教,阿说示尊者即说四句偈(即缘起偈):“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当舍利弗听到第一句偈时,即证得“须陀洹”果。舍利弗决定加入佛陀的僧团。由于舍利弗是从阿说示尊者的开示而证初果, 对阿说示尊者极为恭敬。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舍利弗铜鎏金立像

五比丘起初对佛陀是持不信任的态度。后来,他们见到佛陀的威仪而更改观念,并接过佛陀的衣钵,和准备座位。

五比丘建立了原始佛教的首支僧团,从此将“二皈依”(法、僧为二皈依)改为“三皈依”(佛、法、僧)。

佛陀让五个人轮流去乞食来维持生活。佛陀宣说《转法轮经》第一部经时,其中一人证得“斯陀含”(部派佛教修行的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沙门四果第二果位,在此之前有“须陀洹”(初果),之后有“阿那含”(三果))其余四人证得“须陀桓”,佛陀后来宣说《无我经》后,五比丘都证得“阿罗汉”。

五比丘成员的名字,也有许多不同记载,整理佛教典籍的诸家说法,可归为:

中国清代,康熙时期,阿若铜漆金坐像。阿若居中,比丘相,全身修长和精瘦,身躯微微左倾,背部微偻,手臂搭于两股间,拇指轻捻食指,跌迦而坐。秃顶披发,头现肉髻,额头皱纹,起伏自然,五官清晰明朗,面目慈善和蔼,显博学、善思相。蚕眉饱满,与鼻梁连为一体,鼻头宽厚,杏目微启,颧骨较高,八字胡须及颚下三缕曲髯自然下垂。身着交领长衫,衣着及衣纹的处理简练而精道,尤其袖口及身前之衣褶,完全显露出躯体和骨骼的起伏与变化,领口、袖口及衣摆均錾刻精美的缠枝花卉纹,细节之处可鉴精工。手部、足部、首部无遮挡处均予以漆金,金水多已斑驳,此为康熙时期宫廷流行的“鎏肉不鎏衣”常见泥金造像手法。通身包浆厚润,显现以蟹壳青为底色,墨晕其上,黑漆古韵,香火传承,斑驳氤氲有如云霞,令人遐思其悠悠岁月里沐浴香火熏染的辉煌历史。它的材质是宫廷造像惯用的合金铜,铜质细密,铸胎厚重,分量十足。

阿若-憍陈如,梵文Ajñāta Kaundinya,意译“初解、火器”,或译“阿若憍陈如”(出生婆罗门家庭,五比丘里第一位证得“阿罗汉”,年纪最长,位居上座。又称“圣首”)

跋提,梵文Bhadrika,意译“小贤”,或译“跋陀罗”(出生释迦族,佛陀的堂弟)

摩诃男,梵文Mahānāman,意译“大名”,或译“摩诃摩男”(与迦毗罗卫国王同名)

跋波,梵文Vāspa,意译“播种”,或译“婆敷”

阿说示,梵文Aśvajit,意译“马胜”,或译“阿奢逾时”(出生婆罗门家庭,以威仪端正闻名)

19世纪,格鲁派传承,新勉萨风格,释迦牟尼佛本生源流唐卡。此幅唐卡描述了佛陀的一生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