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丘
五比丘,梵文pañca bhiksavah,巴利文pañca vaggiyā bhikkhū,又译“五佛子”、“五弟子”等;是指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是僧团中“比丘众”的开端。
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的第七天,他的父亲依据古印度的传统,在为其“命名”大典中,请来了满腹经论的婆罗门僧人为太子预言;只有憍陈如注意到婴儿前额上的头发向右曲卷,他预言太子将会出家成佛。
悉达多太子出家时,他的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婆罗门家庭)等五人,随行侍奉太子。他们跟沙门(原是古印度宗教的术语,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后被佛教沿用,指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众的代名词,在汉传佛教中,等同于和尚)悉达多,一同修习“苦行”。后来,他们见到悉达多食用了牧羊女的乳糜,他们认为悉达多已经放弃“苦修”,并决定离开悉达多;他们五人在鹿野苑的苦行林继续“苦修”。
悉达多成佛后,在七月的某个圆月夜,悉达多决定前往鹿野苑去教导那五位修“苦行”的随行者。五位修苦行的侍者,很早就看到佛陀,他们商量要不要对悉达多行礼。可当佛陀越走越近时,佛陀周身的威仪,令他们陆续向前去接待佛陀。佛陀对五比丘阐诠了“四圣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的基本教法,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的各宗派共同的遵守的教义)的《转法轮经》。(此经是佛陀证悟后开示的第一篇经。佛陀在鹿野苑向跟随他的五位沙门讲“中道”、“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开始时佛陀告诉修苦行的五比丘舍弃追求欲望享受的乐行和折磨肉体的苦行的两种极端,正是因为这两种极端无益的修行,不能通往至正觉。佛陀接着宣说离开这两种极端修行,选择理智可行的“中道”修行方法即八正道。众生修习“中道”法,可证悟“四圣谛”,走向圆满的清静涅槃及彻底解脱)
那时,当三个人出去乞食时,佛陀会指导剩下的两个人,他们六个人会共同食用乞讨回的饭食;当剩下的两个人出去乞食时,佛陀就指导已经乞讨回来的三个人,最后六个人还会共同食用乞讨回的食物。憍陈如听了此经,即证得“须陀洹”果(又译“预流”,佛教术语。是佛的四双八辈弟子中的最初位阶,上座部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都设为沙门四果中的第一果),其余四位也陆续证得了“须陀洹”果。佛陀又对五比丘宣说了“无我经”,五位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意译“应供”,汉译简称为“罗汉”;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
某天,舍利弗(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在王舍城的路上,看到了阿说示(又译“马胜”)尊者的威仪,便向他请教,阿说示尊者即说四句偈(即缘起偈):“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如是灭与生,沙门说如是。”当舍利弗听到第一句偈时,即证得“须陀洹”果。舍利弗决定加入佛陀的僧团。由于舍利弗是从阿说示尊者的开示而证初果, 对阿说示尊者极为恭敬。
五比丘起初对佛陀是持不信任的态度。后来,他们见到佛陀的威仪而更改观念,并接过佛陀的衣钵,和准备座位。
五比丘建立了原始佛教的首支僧团,从此将“二皈依”(法、僧为二皈依)改为“三皈依”(佛、法、僧)。
佛陀让五个人轮流去乞食来维持生活。佛陀宣说《转法轮经》第一部经时,其中一人证得“斯陀含”(部派佛教修行的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沙门四果第二果位,在此之前有“须陀洹”(初果),之后有“阿那含”(三果))其余四人证得“须陀桓”,佛陀后来宣说《无我经》后,五比丘都证得“阿罗汉”。
五比丘成员的名字,也有许多不同记载,整理佛教典籍的诸家说法,可归为:
阿若-憍陈如,梵文Ajñāta Kaundinya,意译“初解、火器”,或译“阿若憍陈如”(出生婆罗门家庭,五比丘里第一位证得“阿罗汉”,年纪最长,位居上座。又称“圣首”)
跋提,梵文Bhadrika,意译“小贤”,或译“跋陀罗”(出生释迦族,佛陀的堂弟)
摩诃男,梵文Mahānāman,意译“大名”,或译“摩诃摩男”(与迦毗罗卫国王同名)
跋波,梵文Vāspa,意译“播种”,或译“婆敷”
阿说示,梵文Aśvajit,意译“马胜”,或译“阿奢逾时”(出生婆罗门家庭,以威仪端正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