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佛教术语

842

四圣谛,梵文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藏文བདེན་པ་བཞི།。又称”四谛”;四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简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是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说法的依据。

中国明代,汉地风格,佛陀坐像。佛陀居中,头顶发髻,身着袒右式袈裟,右肩覆搭袈裟的一角,右手置于右膝上结施与愿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跏趺坐在束腰式双层莲花宝座。宝座的上、下沿都刻有一圈联珠纹。

佛陀在菩提树下(菩提伽耶)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就为”憍陈如”等五位苦修者,宣讲”四圣谛”,五人听完后,各有证悟,随后要求出家,这就是最初佛教的”五比丘”。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佛陀在菩提树下,为为五比丘说法像

satya(梵文),意为真实的道理,即真理;”谛”的原意是审知事物的内在含义。佛教不论支派如何的分化,必须依据四谛为根本,否则教义就会发生变化。

四圣谛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灭与灭苦的方法。四谛概括了两种因果(佛教术语。佛教认为因果是天然存在的,不会因为”人”认为的不存在就不作用于此人。业为因,报为果,因和果辗转相生。因果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又称“三世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这是从表面现象逐步到深层含义的逆推过程。反过来说:即是修道除恶、灭贪嗔痴,就可以离苦、脱离轮回(轮回即一种思想理论,认为生命会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断经历生死)。

西藏风格,六道轮回唐卡

“苦谛”,一切的存在即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佛教术语,是”常”的反义词,字面为变异,指一切世间万物终将变异,无常存者。是一切有为法的共相,是三相之一)。生、老、病是众生必经之路,“我”由五”蕴”(佛教术语,意为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短暂与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特质。

佛陀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称“八苦法”: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谓“苦谛”,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有漏皆苦”。

Anonymous (Gandharan). ‘Expounding the Law,’ 2nd century. phyllite. Walters Art Museum (25.51): Museum purchase, 1971.
贵霜王朝,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十二行的片岩石雕。

根据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把“苦”分为十一种,称“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即“五取蕴即苦”。

生,是”六道”(佛教名词,指”六种欲界”,是众生轮回的道途,它是佛教宇宙观的一部分。六道(六凡)属于十法界(十界),和四圣谛合称为“四圣六凡”)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受及获得的内容,都是“生”。生却是苦的基础。

老,是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根,是二十二根之一。部派佛教认为意是没有实体,不立为根,去除意根,将其余眼、耳、鼻、舌、身,称”五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由于有情的衰老,死亡已进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带来的种种苦痛也将生起。

死,是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分离等。

愁,是由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因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

悲,是由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疾病不适等。

忧,是指身心的不愉快。

恼,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

怨憎会,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交往而产生的怨憎。

爱别离,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是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因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而产生的痛苦,总结为生离死别的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

五蕴的图示

佛陀把这些归纳为“五取蕴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五蕴”而生的。这五法称“取蕴”,组成了执取的目标。这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佛教术语。三相之一)、苦(佛教术语。意为痛苦、不安)、空(佛教术语。即空相)、无我(佛教术语。是对于‘我’的否定)”。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即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由地、水、火、风组成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佛陀,堆绣唐卡

“集谛”的”集”是苦的原因。人的苦难来自永恒的生存欲,因为生死流转永无宁日,终日担忧。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是因为有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贪、嗔、痴”,这就是“集谛”。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贪”、“嗔”、“痴”三毒(因为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所以称“三毒”),从广则有“十使”(佛教术语。是指一个人内心意识中潜在的烦恼,它会产生障碍,将人捆绑在轮回中,妨碍一个人得到解脱,带来痛苦。斩断结缚,就可以进入涅槃)。推至最后,众生的本心为“无明”(佛教术语。是”明”的反义词,烦恼的别称;也是十二因缘之首,一切苦的根本)所障敝。

三十七菩提分法图示

“灭谛”是想要去除痛苦,就要消灭产生痛苦的起因。佛陀列举了这些痛苦,包括”内六处(佛教术语。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佛教术语。是看、听、闻、味、摸、意识)、六识(佛教术语。六种感官认知的功能)、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六寻、六伺”,并提出了相应的止息。这些痛苦的止息也称为”涅槃”(佛教术语。世间万象由色法名法依因缘组合而成。佛陀证得在色法名法刹那生灭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寂静的恒长存在,即涅槃),即明集谛理,断尽烦恼业(佛教认为,业既是行造做的果,又是再次遇到缘境时产生行的因),则得解脱(佛教术语。佛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必须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无漏学来修行,达到阿罗汉圣果、正等正觉佛陀这两种涅槃方法,即可脱离轮回)。又称为苦灭道圣谛,是说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乃至于灭坏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去修八正道(佛教术语。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境界”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又称八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谛”。随顺趣向涅槃之道,细化为”三十七道品”(四圣谛中道谛的延伸开展,也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

四圣谛分为三转十二行:

1,初转四行:观察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就会明白灭掉苦的因,则苦就能灭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后,从而发展出针对性的灭苦方法。

2,二转四行:对苦的集起之因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对苦的因,有深入了解后;才能对已知的苦因,运用已知的消灭方法;这也是灭苦因的另一种方法。

3,三转四行:知道苦已不再来。苦的集起之因已经完全消除;那么苦也会灭尽;灭苦方法已经彻底执行完成。此处的”知苦”和”知苦因”;和”十二因缘”密不可分。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就是从十二因缘了解到灭尽的过程。

十二因缘图示

“四圣谛”及”十二因缘”(佛教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佛陀自修自证后得到的真理。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都是缘生法,是无常的)不是分开的两种理论,它们是呈现一种次第关系,及不同内容的面向叙述。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