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佛教术语

298

二谛,佛教术语。即指二种不同的”谛”(真理):

一是世俗谛

二是胜义谛

二者合称为”二谛”,意指”对于真理的一种看法”。

贵霜王朝,佛陀与胁侍菩萨的片岩石雕像,法座上篆刻的是梵文

此词,源来自古印度吠陀时代的《奥义书》(古印度哲学文献总称,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思想:将世间的道理称为”世俗谛”;超越世间的道理称为”胜义谛”。

原始佛教图示

佛教后来吸收了这种说法。在部派佛教(即原始佛教)的分支”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及”大乘佛教”都延续使用这个术语。

胜义谛,梵文paramartha-satya,又称”第一义谛”;按照”阿毗昙”(论书的一种。意译对比法、对法)是指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佛教术语。是指不会随因缘的变化产生出现、变化及消失的法)等无法再拆分的真实法。

依据《巴利圣典》色蕴的二十八种图示

世俗谛,梵文saṁvṛiti-satya,是指”但有假名而无自性(哲学术语。佛教采用后,自性被用来作为真如、法性与实际的同义词)的法”,如瓶子是由”色法因缘”和合而成,人是由”五蕴”因缘(佛教术语。佛教的因果论中,是指一切事情的生成,皆依赖各种条件。其主要的根本条件称作“因”;间接配合成就的次要条件称作“缘”。“缘”字单就字面解释有攀爬之意,连结集合根本因及各种缘由互相配合才能成就现象界一切法,即为因缘。有因有缘而法成)和合而成。

在佛教论书《大毘婆沙论》(迦湿弥罗的论师著。是”说一切有部”的最高论书)中对”四圣谛”和”二谛”的关系,列举了四家的说法:

第一家,以”苦”、”集”二谛为”世俗谛”,”灭”、”道”二谛为”胜义谛”。

第二家,以前三谛(苦谛、集谛、灭谛)为世俗谛,”道谛”为胜义谛。

第三家,四谛皆是世俗谛。”……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胜义谛,空非我中,诸世俗事绝施设故。”

第四家,有部婆沙师所持:四谛皆有世俗谛、胜义谛:

1,”苦、集谛”中的”世俗谛”,“男女行住及瓶衣等,世间现见诸世俗事”;”灭谛”中的”世俗谛”,佛说“灭谛如林园、如彼岸等”;”道谛”中的”世俗谛”,佛说“道如船筏、梯登、台观、如花、如水”。

2,”苦谛”中的胜义谛,“苦、非常、空、非我”理;”集谛”中的”胜义谛”,“因、集、生、缘”理;”灭谛”中的”胜义谛”,“灭、静、妙、离”理;”道谛”中的”胜义谛”,“道、如、行、出”理。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