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变月,藏地四大节日之一

844

在藏历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称”神变日”;因为是要持续十五天,所以又称”神变月”(在古印度时,每十五天即为一个月)。

此图是月相。在北半球看见的月相,在南半球看见的每一个都会是左右倒置的。藏历的阴阳合历是依据月相变化周期置月,每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

藏历,藏族的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是藏族物候历、印度时轮历及汉地历法的混合体。藏历起初主要由五行、七曜等元素为主。在公元641年,唐朝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入藏时,将汉族纪年历法带入;公元11世纪从印度引进时轮历,藏历就一直以印度的时轮历为主,汉族历法为辅,公元18世纪又从汉地引入时宪历用于推算日食、月食等。

此图是西藏地区,斯巴霍唐卡,汉译为万有图,主要用于招祥辟邪,因绘有五行、八卦、九宫、十二生肖。

藏历纪年是以60年为一周期,称“绕迥”,相当于干支纪年的“甲子”,藏历以五行、阴阳表示天干,以十二生肖表示地支,如藏历的阳木马年相当于干支纪年的甲午年。藏历的纪月法除了以序数命名的“霍尔月”,四季各分孟、仲、季的十二分法以外,还有源自印度的“望宿月”等。在日期安排上,藏历重望而不重朔,即满月必定为十五日,而新月未必是初一。藏历的纪日法,除了太阳日外,还有“太阴日”算法,通过太阳日与太阴日的日序配合产生“重日”和“缺日”,再由此形成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藏历通过增加一个月为闰月来调节朔望月与回归年,方法为按照时轮历的规则以每65年为一个闰周,置24个闰月;同时藏历也遵循汉族历法中“无中气之月置闰”的原则。

此图是宁玛派传承,佛陀神变的十五组壁画之一

“神变月”是为了纪念佛陀在世时,以神变调伏六师外道(是古印度的诸沙门教派中,除佛教之外,对另外六个主要教派的并称。)和提婆达多(佛陀的堂兄,是佛教的负面人物。他曾加入过佛教僧团,不过因为意见和权力的斗争导致离开僧团,后来他另创教派,只供奉过去三佛,唯独不供奉释迦摩尼佛),及大力弘扬教义真谛的佛传经典。

18世纪,汉藏风格,格鲁派传承,佛陀神变的唐卡。佛陀居中,头顶肉髻,饰有螺发。面庞圆润,额部光洁,五官端正,嘴含微笑,表现出佛尊拯救众生疾苦的无上慈悲。上身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质地柔软,衣褶迭压自然。左手牵袈裟衣角,右手呈按抚姿态,手间放出佛法金光照耀位于画面左下角的无间地狱众生。下身着僧裙,双腿游戏坐于五色覆式莲花座上。供养菩萨和阿罗汉侍立于佛陀的两侧。画面上方天空之中,有种种祥瑞示现,供养天女飞翔于空中礼奉佛陀。画面下方除左下的无间地狱众生外,右边是世俗供养众,他们或坐、或站、或双手合十、或敬捧宝物,姿态灵动,身姿各异。整幅唐卡构图饱满,布局巧妙,在有限的空间中,将佛陀通过神变拯救地狱及众生的事迹,完全显现在观者的面前,绘画构图的精巧。唐卡用色明快亮丽,所用颜料纯度极高,人物绘制颇具动感,勾勒娴熟准确,细部的技法应用也表现出北京、蒙古地区的绘画传统。尤为难得的是,此幅唐卡在画面底部书写了藏文的祈愿偈语,汉译:“以十五形态之精要所建吉祥,依无身神灵之甘露所做事业,自圣手指间所放净治金色佛光,礼敬解救无间地狱众生之圣迹”,字体端庄大方,语言规范优美,内容也完整概括了此幅唐卡所展现的宗教内容,一幅兼具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的唐卡绘画。

在《贤愚经-降六师缘品》(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记载:佛陀曾于多天内,每天示现一种神变,降伏了受”提婆达多”唆使的六师外道,佛陀最终也让六师外道皆皈依佛法。

中国明代,刻本,《贤愚经》
此图是18世纪,汉藏风格,佛陀神变唐卡

在藏地每年藏历的正月中,所造的任何善业、恶业,皆自辗转增盛为十万倍的业缘,称为”善恶业缘增盛月”。又称此月:励力断一切恶缘,行一切善业。藏历有四大殊胜日,在殊胜日猛厉发心或行各种善法,则功德巨增(有说千万倍或亿倍,总之,是个极可观巨大倍数的形容)。后世的佛弟子,每到”神变月”,都会更加得精进、勤闻、思修佛法,行持一切善法,断除一切恶业,祈请上师三宝的慈悲与加持。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