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仁波切

164

阿波仁波切,英文Apo Rinpoche,全称为阿波耶喜让卓仁波切,藏文།ཨ་ཕོ་ཡེ་ཤེས་རང་གྲོལ།།,英文Apho Yeshe Rangdrol Rinpoche,1922~1974年(生卒年),为竹旺·夏迦师利传承的持有者。

1922年,阿波出生在西藏。他的父亲名叫Apho Kunla,是竹旺·夏迦师利的第4个儿子。不幸的是,阿波的父亲在25岁时过世,留下阿波在Khyibhuk(快乐洞)接受夏迦师利家族传承的全面训练,他的法座在日喀则附近的Nyang-to Kyi-phug。

选自Lama Anagarika Govinda著述的《The Way of the White Clouds》。

阿波在竹巴噶举传承中接受训练,他的根本上师是Tripon Pema Choegyal,为夏迦师利的主要弟子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瑜伽士修行者。Tripon,意为“王位持有者”,Pema Choegyal因证悟夏迦师利的智慧心而继承了这个头衔。他拥有很多杰出的弟子,包括第11世嘉旺竹巴、第1世突谢、阿波等。

Apho Yeshe Rangdrol Rinpoche portrait taken during the time His Holiness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was visiting Khampagar Monastery to bestow “wangs” (empowerments) over many months in 1973. The empowerments were the Damngak Dzö – The Treasury of Precious Instructions (Tib. གདམས་ངག་མཛོད་).

阿波跟随Tripon Pema Choegyal学习大手印和那洛六法,随后又跟随喇嘛索南桑波学习大圆满,同时他还接受了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开示。在禅修方面,阿波表现出色,并成功完成了多次严格的闭关。他不仅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自己过去,而且得到了所有上师的认可,被承认为竹旺·夏迦师利传承的真正持有者。

除了被认定为密勒日巴的转世,阿波还被认定为竹巴永津和宁玛派上师的转世。

某一天,Tripon Pema Choegyal对阿波说,他应该结婚。起初,阿波拒绝了,表示自己的证悟还不够高,无法结婚,但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不得不遵循上师的教诲。于是,他迎娶了Urgyen Chodon。

Picnic fun time with His Holiness Dilgo Khyentse, the Eighth Khamtrul Rinpoche, tulkus, togdens, monks and Tashi Jong community. His Holiness visited Khampagar Monastery to bestow “wangs” (empowerments) for the Damngak Dzö – The Treasury of Precious Instructions (Tib. གདམས་ངག་མཛོད་) in 1973.

1959年,阿波带领家人离开西藏。之后,他成为锡金王室的精神上师,并受邀前往锡金和不丹定居。但是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拉达克、拉胡尔、藏斯卡等欠发达地区的僧众。

通过占卜的方式,阿波选择为这些佛法日渐衰落的地区服务。他的心灵使命是复兴这些地区的佛法传承,并为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僧众提供精神指导。

阿波大部分时间都在徒步旅行,与妻子及侍从一起探访喜马拉雅山脉的偏远地区,而他的每个孩子都出生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同地区。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拉达克、拉胡尔、斯皮提等地区,他积极推动了竹巴噶举传承的复兴,并兴建了多个为期3年的闭关中心。他遵循修持传统的竹巴噶举传承的那洛六法。为了完成这项使命,他毅然拒绝了多个其他重要的职务。他其中一个主要贡献是复兴了拉达克和拉胡尔地区的竹巴噶举寺院,包括Gotsang和Khespang。

1969年,阿波最终定居在喜马偕尔邦的马纳利,并兴建了一座寺院,成为当时夏迦师利瑜伽修行的训练中心,后来被称为Ahpo Gompa。此后,他还着手收集佛教及密续经典,并委托工匠雕刻密勒日巴、冈波巴和惹琼巴的道歌和传记的木刻版。这一努力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教义,为后世提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源。

Khandro Thrinlay Chodon回忆阿波仁波切(她的父亲)去世的那一天,当时她只有7岁:“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忙碌的生活中,他确保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共度美好时光”。

Chidyari Gompa的壁画绘制了84位大成就者,在中央绘制了竹旺·夏迦师利。寺院内还设有一座博物馆,珍藏有《甘珠尔》、《丹珠尔》,还有显密藏品和历史悠久的木刻版,主要讲述了3位噶举传承上师的生平传记。寺院的周围被苹果树环绕,还有供3年闭关者使用的简易房间和专为长、短期访客提供训练的小屋,其中很多是西方人。除非是正在进行为期3年的闭关修行,不然实践的日常生活包括种植蔬菜和花卉、挤奶、制作黄油、烹饪和建筑。这正是夏迦师利的瑜伽风格——不是一个大型的寺院,而是在家庭和由各行业也的人组成的社区中简朴地生活;包括男人、女人、儿童、在家修行者和僧人、富人和穷人等。

阿波仁波切孜孜不倦地教导,每位成员每时每刻都以觉知和虔诚的心练习,无论是在正式的练习课程还是日常任务中。晚上,大多数人在厨房的灶炉旁共进晚餐,一边施行身法和其他修法,一边听故事和欢笑。

Khandro Thrinlay Chodon描述她年轻时在马纳利的家,那里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教法和修行的公共中心。寺院吸引了很多的参观者,包括来自金刚乘传承和其他精神传承的伟大上师,以及政治家、政要和当地民众。阿波仁波切和喜马拉雅瑜伽士以纯粹而真实的修行而广受赞誉。直至今日,阿波仁波切仍深受喜马拉雅地区僧众的崇敬。

阿波是一位充满诗意、幽默和慈悲的上师,他深深感动了许多喜马拉雅山人民的心灵和思想,也赢得了早期西方学生的敬仰。直到今日,他的所有学生都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对待他。他们特别铭记他的教导中充满了搞笑的笑话,这些笑话让他们在地板上大笑。阿波是一位有成就、力量、技巧的大师,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学者、治疗师和伟大的冥想者。他的弟子包括盛扎仁波切、康达仁波切、郎波仁波切、Gegen Khyentse、Emi-la以及喜马拉雅地区的瑜伽士等。

1974年,阿波仁波切圆寂,享年54岁,留下妻子和4个孩子。其中长子谢仁波切继承了他的法座和佛法事业,以延续夏迦师利家族的传承。这个接续承袭的过程体现了夏迦师利传承的连续性和传统的延续。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