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观音之大光普照观音

386

十一面观音,梵文Ekādaśamukha-Avalokiteśvara,音译”十一最胜”、”十一首”,又称”十一面菩萨”、”大光普照观音”;是观音慈悲与智慧的化身,也是六观音之一,主救济阿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增福的现世利益,是一位能够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的菩萨。

此图是中国唐代,真言宗传承,七宝台造像风格,十一面观音立像
此图是17世纪,西藏风格,十一面观音头部的白描图

十一面观音的十一张面孔。正前三面呈慈悲相,代表宝部;左方三面呈忿怒相,代表金刚部,表示可化恶有情;右方三面呈寂静相,代表莲花部,表示可化导出世净业;九面之上是忿怒相,代表羯磨部,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的威严和极大意乐才能无懈而成就;最顶上一面是阿弥陀佛(寂静相),代表佛部,表示一切皆能成佛方便。

此图是中国唐代,真言宗传承,十一面观音木雕立像。后来传入日本,现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十一面观音,是东密(日本真言宗)的六观音之一;对应天台宗的大光普照观音。十一面观音是密教六种主要观音的一种,根据不同传承仪轨,其手臂有二、四、六、八、十等多种,十一面的排列方式也有几种,西藏流行的是十一面八臂观音。

此图是中国明代,汉藏风格。十一面观音合铜造像。十一面观音居中,十一面八臂,身微倾,主臂双手置胸前合十,其余各手持法器,动态自然。手镯、璎珞、法器。身披锦帛,下身着长裙,饰以波浪纹衣褶,身饰璎珞、臂钏、手钏、腰系珠宝链。赤足站立在双层束腰式莲花宝座上。莲座的莲瓣较圆且饱满,整体造型的比例协调、装饰精致,是极为难得的十一面观音造像。莲座的样式是公元 15世纪的藏地造像常见样式。
此图是18世纪,格鲁派传承,十一面观音唐卡。十一面观音居中,十一面八臂,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顶层是阿弥陀佛像,示现为说法相;其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主臂的双手合十,右边三手分持念珠、法轮、施无畏印;左边三手执莲花、弓箭、净水瓶。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双肩披帔帛,璎珞项圈、长链、耳环、手镯、臂钏装饰全身。双脚并立于圆池中生出的莲花宝座上,周身有椭圆形大背光。主尊上方示现的是尊胜佛母,其上阶为阿弥陀佛、阿閦佛、金刚萨埵,左右两侧则为格鲁派的上师。环绕主尊的是八大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下方绘制的是格鲁派主供三大护法即阎魔护法、六臂大黑天、财宝天王。整幅唐卡布局规整严谨,人物造型生动自然,线条描绘细致有力,设色用蓝色和绿色诠释,装裱华丽,在唐卡的背面还有“嗡啊吽”咒语和大手印加持,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极高。
此图是汉传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师,诠释–十地。

十一面观音的十一个面,其中”十一面”,普遍说法是表示为“十地”(佛教术语。是指佛教修行过程的十个阶位);最顶上的”一面”,则表示为十地之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是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觉悟,证得者即等同于”成佛”)。

此图是19世纪,蒙古风格,十一面观音唐卡。十一面观音居中,十一面八臂,主尊最上一面是阿弥陀佛,代表观音为莲花部的重要神灵。其下为忿怒相,是观音降魔时的化现。再下是喜相,象征劝进佛法,然后为悲相,象征悲悯众生,最后为慈相,面相平静,为众生说法。上身袒露,佩戴项圈、璎珞、长链,臂钏、手镯。帔帛搭双肩后,环绕手臂自然落下。主臂双手置于胸前合十,左边三臂,自上至下依次持莲花、弓箭、净水瓶;右边三臂,自上至下依次持念珠、法轮、施无畏印。腰间系如意袢扣,下缀璎珞,长裙衣纹流畅美观,裙边刻有精美花纹,跣足立覆莲座之上。画面下方绘制了藏地的三怙主,即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整幅唐卡布局简洁,主题突出,人物勾勒细腻,线条灵动。

关于十一面观音塑像,依据佛经有:

1,北周耶舍崛多(佛经翻译师)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2,唐代玄奘(法相宗创始人)译《十一面神咒心经》;

3,唐代不空(唐密创始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