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转写
威利转写,英文Wylie transliteration,是一种藏文转写系统,由特瑞尔·威利精炼了原有的转写方案而成。这个方案只采用基本的26个拉丁字母,而不用额外增加字母和变音符号。这一转写方案后来成为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名字命名。
1959年,特瑞尔·威利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这个方案。
在以拼音文字为文字形式的语言中,藏语有其特殊之处: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致。现行的藏文字母纪录的是公元7世纪的藏语语音,与现代藏语的语音有显著差异(例如,“西藏”一词,根据藏文字母的拉丁文转写为bod,而现代拉萨方言是pö(音标为[pʰøʔ]),出现了声母清化和韵尾变化等现象)。因此,任何一种藏语罗马化方案,在“描述现代藏语语音”和“转写描述古藏语语音的藏文字母”之间都需要做出抉择。
早期的转写方案曾试图采取折衷的方式,而相较之下,威利转写方案则专注于准确地转写藏文字母,无需考虑藏语词汇的现代发音。这一设计理念使得威利转写方案得到了学术和历史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可与接纳。
零声母ཨ未被转写,以元音开头的音节都包含这个字母,可以通过这个特征准确判断它的存在。
在藏文字母中,同一个音节的辅音群既可能以前后加字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作为基字的上加字或下加字。对于藏文字母的加字,威利转写系统并不进行区分,因为这不会导致混淆——除了gy-一类拼写,既可能是g作为前加字使用,也可能是y作为下加字使用。威利转写系统作了如下区分:当g作为前加字时,在g与y之间加一点“.”。例如,གྱང(意为“墙”)转写成gyang,གཡང་(意为“裂口”)转写成g.yang。同样,ཏྶ 转写成t.sa,ནྱ 转写成n.ya。
藏文字母的四个元音符号转写(以零声母 ཨ 为例):
ཨི i | ཨུ u | ཨེ e | ཨོ o |
当藏文字母的音节不含元音符号时,该音节将发a,威利转写系统在这种音节中加入a,例如:ཨ་ = a 。
许多早期的藏文音译系统都采用了内部大写的方案——本质上是当第一个字母是前缀辅音时,将词根字母大写,而不是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藏文词典按照根字母组织,前缀通常是不发音的,因此了解根字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发音。然而,这些方案的应用通常不一致,仅在单词根据拉丁文本规范大写时(即在句子的开头)才使用。由于内部大写过于繁琐,在确定发音方面作用有限,而且对于会使用藏文词典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多余的,威利转写系统遵循:如果一个单词要大写,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以符合西方大写的惯例。例如,噶举(བཀའ་བརྒྱུད་)的大写字母为Bka’ brgyud,而不是bKa’ brgyud。
威利转写并不能涵盖所有藏文文本,它与大多数藏文标点符号没有直接对应,并且无法表达用藏文书写的非藏文单词(例如梵文和拼音中文,这些情况最为常见)。因此,各学者根据需要采用了临时的、不完整的约定。
弗吉尼亚大学藏语和喜马拉雅图书馆合作开发了标准的EWTS(扩展威利转写系统),系统地弥补了这些缺陷。这个方案使用大写字母和拉丁标点符号表示缺失的字符。在多个软件系统,包括Tise,现在都采用这一标准,使现代人能够在拉丁键盘上输入不受限制的藏文文字,包括完整的Unicode藏文字符集。
由于,威利系统对于不熟悉藏语的语言学家而言使用起来不够直观,因此在藏文历史音韵学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国际音标的新音译系统,以取代威利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