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观音之大梵深远观音

986

如意轮观音,梵文Cintāmaṇicakra-avalokiteśvara,全称“称大梵深远观音如意轮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也是东密的六观音之一,对应天台宗的大梵深远观音;是一位救度“天道”的观音化身。密号(密教对佛、菩萨所称的“金刚名”,亦称“灌顶号”)“持宝金刚”。

此图是日本江户时代,如意轮观音图,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如意轮观音居中,一面二臂相,头戴宝冠,冠上有一化佛,微微侧脸,右手托脸,作思惟状;身着天衣,下身着长裙,身饰璎珞、臂钏、手钏、脚钏,左手置于右膝上握佛珠,交脚坐于石座上,水瓶置于身旁的石头。

如意轮观音的造像,依据佛经: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唐代,不空法师译):“手持如意宝,六臂,身金色。”
  • 《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唐代,不空法师译):”如意轮观音具六臂,全身金色,头上结宝顶髻,戴庄严冠,以示庄严,冠中化有阿弥陀佛,住于说法相。六臂表示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的各种苦难。”

如意轮观音,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表示为满足众生祈愿和转动法轮。身相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等,其中尤以六臂最为普及。

此图是公元7-8世纪,克什米尔风格,如意轮观音铜嵌银造像。如意轮观音居中,一面四臂相,头戴三花冠,冠上安有一化佛;束高发髻,额前露出一排整齐的编发,余发编成发辫披于双肩;大耳垂肩,戴花形耳珰。面形长圆,双颊圆鼓,双目似鱼肚,扁鼻厚嘴,下颌短小后缩,身躯壮硕,四肢短粗,全身充满肌肉感。上身袒露,项戴珠链,戴臂钏、手钏,下身着长裙;僧裙衣纹如水波状分布,若隐若现。右上手置右脸旁,作思惟状,右下手结施与愿印;左上手置于左肩,左下手执莲茎,莲花盛开于肩头。半跏趺坐于束腰式莲花宝座上,右腿横盘,左腿下垂。上方为素朴的圆台,中央束腰处做成花瓣相连的镂空状,下部满布莲瓣一周。其中,下部莲花瓣最值得注意,莲瓣宽大肥厚,带有早期犍陀罗造像的风格。但是此像整体做工,略显粗犷,风格古朴拙重。

根据《如意轮陀罗尼经》(唐代,菩提流支法师译)记载:如意轮观音兼具今世与来世两方面功德,既能帮助众生于今世成就富贵、资财、权势与威德,又能使众生于来世获得福德与智慧,功德不可思议。

此图是如意轮观音铜坐像。如意轮观音居中,一面六臂相。手持如意宝珠、法轮,表示可广济一切众生之苦,成就众生的愿望。如意宝珠,是指世间的珍宝及出世间的实相宝,这二宝能令众生生出福德。法轮,即转动法轮,能令众生生出智德。不过此尊观音的所持法器已佚。

如意轮观音,是当时密部供奉的六观音之一(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主要流行于公元7-8世纪。其流传不仅在古印度,还伴随着,密宗的流传,并远播到我国的汉、藏两地,从我国流传至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此图是中国唐代,敦煌莫高窟,如意轮观音像残片,现收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如意轮观音居中,一面六臂相,头戴宝冠,冠中有一化佛。观音面相丰腴,双耳穿环,身后有头光,身披袈裟,袒胸饰璎珞。上两臂各持一圆轮,轮中有鸟、树,分别代表的日、月,中两臂的右手看不清,左手当胸结说法印,下两臂的右手持物识别不出,左手执莲。右上侧有榜题一行:“救苦观世音菩萨”。左右各有一位女供养人,梳双髻,身着暗红色长条裙。
 此画于1957年由上海邵洵美先生捐献给中国故宫博物院,当时的包装还在,是用牛皮纸作卷筒包装,上有“故宫博物院文物征集处收/上海淮海中路1754/19邵洵美寄”字样,邮戳表明寄自1957年7月8日。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