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历算学院的前身——门孜康
文章只发于微信公众号@09/12/2024。除了“业余”个人网站以外,所有其他渠道均为未经授权的抄袭和盗窃。目前,“业余”并无时间制作相关视频,任何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均为未经“业余”授权的粗制滥造作品。
门孜康
门孜康,藏语སྨན་རྩིས་ཁང་,威利转写sman rtsis khang,藏文转写men tsi khang,英文Mentsikang,意为“藏医历算学院”、“藏医星算学院”,最初为一座著名的藏医院,是现今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之一。门孜康现存的原有建筑为一座古建筑大院,位于原拉萨电影院对面。
在藏语中,“门”(སྨན་)意指“医学”,“孜”(རྩིས་)意指“历算”,因而“门孜康”直译为“医学历算院”。根据藏医传统理论,人类健康与天文变化密切相关,而藏药植物的生长与药效也受到季节和天文变化的影响。因此,传统藏医学与藏历有紧密联系。历史上,学习藏医者需同时掌握天文历算知识。但是,随着现代化发展,藏医学教育已逐渐剥离了天文历算的内容。
1916年,第13世达赖喇嘛下令创建门孜康(藏医历算院),以整合藏医药教育、治疗技术、药物配制、天文历算以及语言文化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他任命御医扎康·强巴土旺为总官,并指定副御医钦绕诺布为药王山利众院院长。随后,强巴土旺进一步任命钦绕诺布为门孜康的首任院长。
钦绕诺布继承并发扬了第悉·桑结嘉措在药王山利众院创立的学术传统,在门孜康内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年限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实践培训、考试评估与毕业流程,同时对药物的采集与配制方法进行规范。这些创新举措使门孜康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藏医学与天文历算教学和教研机构。
门孜康的设立是第13世达赖喇嘛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通过强化噶厦的行政权力,将部分权力从大寺院转移至世俗部门,以推动藏地的现代化进程。
门孜康的建筑布局呈东西走向,大门朝南,共两层。建筑最初长度为66米(现存60米),宽18米。门孜康设有门诊部及藏医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二层的东西两端分别为院长和副院长的寝室,院长居住于西端,副院长居住于西端,中间为研究与教学的科室。一层的东西两端为“给该”(等同于教授)的寝室,中间是一间宽敞的教室,用于教学活动。
人类学家马丁·萨克瑟(Martin Saxer)指出:“门孜康的建立可能标志着西藏历史上首次出现由地区政府支持的公共医疗体系的雏形。”
门孜康初期有5位教师授课,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教学:2位教授藏医学,2位教授天文与历法,1位教授眼科,另有数名助教协助教学。最初招生30人,后逐步增至60~70人,最多时达到100人。学制分为三年、五年和九年,学制长短决定学习医药与天文历算知识的时间安排。九年制的学生需学习医药五年,天文历算四年。
各寺院、兵营及贵族家庭需向门孜康输送一定数量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完成培训后成为阿沏(Amchi,藏医),并获得地方政府盖章的毕业资格证书,随后被派往各地社区和寺院提供医疗服务。
在钦绕诺布担任院长期间,他从藏区各地招收年轻学生,共培养了超过1千名学生,为藏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学生及其再传弟子不仅活跃于藏区各地,还传播至拉达克、锡金和不丹等邻近地区。其中,藏医专家强巴赤列尤为突出,对藏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出于对少数民族的关怀需要,对藏医药采取了保护与改革并重的政策,剔除其中涉及宗教和精神因素的内容,强调其在肉体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实用价值。
1959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将门孜康与药王山利众医学院合并,成立了“拉萨藏医药医院”。
1966年,拉萨藏医药医院更名为“劳动人民医院”。
1976年,人民政府拨款121万元修建了一栋门诊大楼,为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1980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药医院改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སྨན་རྩིས་ཁང་)。同时,人民政府拨款23万元,用于改建锡制房屋,并将门诊部迁至旧门孜康前方,以更便于公众就诊。
2012年,门孜康古建筑大院被列入国务院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政府拨款对历经百年的门孜康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和保护,确保这一重要建筑得以延续和传承。
最初的门孜康是一所教授和实践藏医药的学院,如今已发展为一所医疗机构,目前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继续在藏医药服务和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藏医利众学院——药王山
噶厦
第悉·桑结嘉措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版权申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属:“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2.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文章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
3.所有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图片时必须保留:“图片水印:业余喜马拉雅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