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世扎列洽贡仁波切

第9世扎列洽贡仁波切,藏文སྒྲ་ལེགས་སྐྱབས་མགོན་,英文Traleg Kyabgon Rinpoche,又称察列蒋贡仁波切,1955年~2012年(生卒年),是噶举派的重要传承祖古之一,也是将藏传佛教传入澳大利亚的先驱。其祖寺为创古寺。

扎列洽贡的传承是噶举派祖古传承中最重要的支系之一,可追溯至公元12世纪的索顿·修贡(གསལ་སྟོང་ཤྭོ་སྒོམ་)。索顿·修贡是冈波巴(སྒམ་པོ་པ་བསོད་ནམས་རིན་ཆེན།)最亲近的五大弟子之一,也是其中“康区三杰”(ཁམས་པ་མི་གསུམ་)之一。这五位弟子是冈波巴门下唯一同时获得完整金刚乘与大手印口诀传承者。

索顿·修贡(又称萨东肖冈)因道行高深、神通无碍、加持力卓著,被誉为“藏地济公”。他虽以慈悲喜舍著称,却也嗜酒如命,风格独特。扎列洽贡传承历史悠久,法位尊崇,且是玉树地区经地方政府册封的“三大蒋贡”(救世怙主)之一。

1955年,扎列洽贡出生于今青海省囊谦县,2岁时被第16世噶玛巴认证为第9世扎列祖古仁波切,并升座为创古寺扎西求林寺的最高法位。

1959年,扎列恰贡前往不丹,随后转往锡金的隆德寺,并与其他年轻的祖古一起跟随第16世噶玛巴学习。

1967年,扎列恰贡前往大吉岭的竹桑噶秋林寺,跟随突谢仁波切(Thuksey Rinpoche)学习。其间,他随多位高阶上师研习噶举与宁玛的法教,包括《喜金刚续》、《密集金刚续》及第3世噶玛巴所著《Zabmo Nangdon》(ཟབ་མོ་ནང་དོན),汉译《甚深内义根本颂》。

另外,扎列恰贡在堪布诺阳(竹桑噶秋林寺住持)的指导下,研修了《俱舍论》、《释量论》、《入菩萨行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龙树六论》、《辩中边论》与《大乘庄严经论》等,并随堪布索达(Khenpo Sodar)学习,同时接受密宗仪轨训练。

1971年,扎列洽贡完成学业后,被第16世噶玛巴派往山普那南达梵文大学,深入研究研究佛教史,并学习梵文和印度语。他在堪布巴登·谢饶(དཔལ་ལྡན་ཤེས་རབ་)和堪布增珠(མཁན་པོ་ཐུབ་བསྟན་བརྩོན་འགྲུས་ཕུན་ཚོགས)的指导下,研修龙钦巴的《三休息》、《七宝藏》、《三自解脱》和《龙钦宁提》,并接受了四大教派的堪布和格西的特别指导。

随后,扎列洽贡被任命负责管理不丹东部的莲师铜色吉祥山佛学院。在堪布卡达仁波切离开寺院后,他受第16世噶玛巴指派,担任堪布直贡的私护,以便继续修习显密法教。此外,他还接受了堪布涅顿的指导,并学习了英语。

1977年~1980年,扎列洽贡返回隆德寺,担任第16世噶玛巴的翻译,并与众多西方游客交流。同时,他继续随宁玛、噶举等上师们学习。期间,第16世噶玛巴授予他“蒋贡”这一殊荣,“蒋贡”意为少数西藏传统派系的维护者。

1980年,扎列洽贡受派前往澳洲弘法,驻锡墨尔本。随后,他进入乐卓博大学攻读比较宗教与哲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同时,他被任命为德国莲花戒(Kmalashila)学院的导师,任期5年。

1982年,扎列洽贡在墨尔本创立E-Vam佛学院,随后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设立更多佛教中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扎列洽贡每周都会进行开示,周末强化课程,以及举办经典噶举派和宁玛派的静修会。期间,他还在美国、欧洲和东南亚进行国际教学。

扎列洽贡长期进行巡回佛学课程,以博学多闻、流利英文以及对西方心理学和比较宗教的深厚造诣而著称。无论听众的兴趣、年龄或背景如何,他都能自如沟通、因材施教。同时,他兼具严谨的传统佛学教育与扎实的西方学术训练。


1985年,扎列洽贡选择还俗,与Felicity Lodro结婚。
1989年,扎列洽贡在纽约噶玛寺院开展教学活动。
1997年,扎列洽贡在澳大利亚希尔斯维尔创立梅纪巴(Maitripa)闭关中心,并每年举办两次公开闭关。

2000年,扎列洽贡在美国创立E-Vam佛学院。
2004年,扎列洽贡在新西兰奥克兰设立尼玛扎西佛教中心。

2004年,扎列在纽约州查塔姆建立E-Vam佛学中心。此外,他与多位高阶上师在网络上开设“香巴拉的觉悟世界”(the enlightened world of shambhala)课程,传授香巴拉佛教的传承与教法,并分享灵性智慧。

2010年,扎列洽贡在澳大利亚E-Vam佛学院创立Shogam Vidhalaya学院,并每周为学生授课。他一生致力于教授佛教心理学、哲学、比较宗教学,以及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关系,并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教学与探讨。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作家,著作颇丰,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内容发人深省、富有挑战性且意义深远。


扎列洽贡的后半生活跃于出版业,1997年至2003年间主编并出版季刊《magazine Ordinary Mind》。

2008年,扎列洽贡创立了自己的出版机构——Shogam Publications,出版了大量关于佛教历史、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并留下了延续这一愿景的指示。另外,他创办了两年一度的佛教与心理治疗会议(1994年~2003年)以及每年举办的佛教暑期学校(1984年至今)。

2012年7月24日(藏历六月四日)12点10分,扎列洽贡因心肌梗塞在澳大利亚圆寂。之后,他进入般涅槃前的最后修持阶段——图当(ཐུགས་དམ)状态,持续数周。随后,在梅纪巴(Maitripa)中心举行了传统的火葬仪式。后来,梅纪巴中心修建了一座舍利塔。

2013年,扎列恰贡的转世灵童出生于青海玉树巴塘扎玛库勒的扎玛村。(划线处特别感谢“业余群”的@逆风 提供的具体位置)。

2015年7月13日,寻访队伍在扎玛村确认了转世灵童,并获得第17世噶玛巴与创古仁波切的正式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