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与印度的双边关系

不丹王国与印度共和国的双边关系一向密切,双方保持着“特殊关系”,使不丹成为印度的受保护国(protected state),而非保护国(protectorate)。印度在不丹的外交、国防和商业事务上具有影响力,不丹也是印度对外援助的最大受益国。

有记载的印不两国关系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当时印度乌仗那(ཨུ་རྒྱན་)僧人莲师(གུ་རུ་རིན་པོ་ཆེ།)将佛教传入不丹。长期以来,不丹保持相对封闭,在参与国际组织和维持双边关系方面不甚活跃。

1910年1月,不丹与英属印度签订《普那卡条约》,成为英属印度的受保护国,并接受其在外交事务和国防事务上的“指导”。
1947年,印度独立,不丹成为最早承认印度独立的国家之一,随后,双方建立紧密关系,签署临时协议维持原有安排。

1949年8月8日,印度与不丹签署《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确立两国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但是,条约第二条规定:“就对外关系而言,不丹政府同意接受印度政府建议的指导。”同时,双方需在外交与国防事务上密切协商。条约还建立了自由贸易和引渡机制。部分学者认为,该条约使不丹成为印度的“受保护国”(protected state),并非“保护国”(protectorate),因为不丹仍保留一定的外交决策权。

1950年,新中国政府和平解放西藏后,向不丹和印度提出边界主权要求,促使印不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印度与不丹共享605公里(376英里)边界,并且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不丹约90%的进口来自印度,98%的出口依赖印度市场。

1950年7月31日,《印度-尼泊尔友好条约》签订,由于印度移民问题,该条约在尼泊尔国内引发广泛争议,并激起民众不满。但是,与尼泊尔不同,不丹与印度的关系并未因《友好条约》的相关条款受到类似影响。

1958年,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1964)访问不丹,重申印度支持不丹的独立,并在印度议会宣布,任何对不丹的侵略都将被视为对印度的侵略。

1959年8月,关于中国计划“解放”锡金和不丹的谣言在印度政界广为流传。尼赫鲁在印度议会人民院发表声明,称维护不丹领土完整和边界安全是印度政府的责任。不丹总理随即反驳,强调不丹并非印度的保护国,并指出《友好条约》未包含任何国防的相关条款。

印度军事训练团(IMTRAT)长期驻扎不丹西部,规模约2000人,负责训练不丹王军(བསྟན་སྲུང་དམག་སྡེ་),并定期与其开展军事合作。之后,印度对不丹的经济、军事和发展援助大幅增加,不丹也开始推进现代化,以加强安全保障。尽管印度多次重申对不丹的军事支持,但不丹仍对印度在中印、印巴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能否有效保护不丹表示担忧。
尽管印不关系持续紧密,不丹政府逐步展现外交独立性,并提出重新审议《友好条约》部分内容,以强化本国主权,并在外交事务上展现更大自主权。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

1972年,不丹承认孟加拉国,并签署新的贸易协定,使不丹出口至第三国的商品享受免税待遇。

1973年~1984年,印度与不丹完成边界详细勘定。双方谈判基本解决了分歧,仅少数地区仍存争议,包括萨尔邦宗(གསར་སྤང་རྫོང་ཁག་)与奇郎宗(རྩི་རང་རྫོང་ཁག་)之间的中部地带,以及与中国藏南接壤的东部边界。

1979年,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简称NAM)峰会上,不丹在是否允许红色高棉代表柬埔寨入席的问题上,与印度立场有所不同,并与中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站在同一阵营,进一步展现其外交自主性。

2003年~2004年,不丹第四任国王率不丹王军发动代号“全清行动”的军事打击,清缴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ULFA)等武装组织,这些组织曾利用不丹西部基地对印度发动袭击。不丹此举旨在阻止其利用本国领土作为对印袭击据点。

根据1949年《印不友好条约》确立的两国人员自由流动协议,印度公民无需签证即可进入不丹,并可凭印度护照、附带照片的选民卡或由印度驻彭措林(ཕུན་ཚོགས་གླིང་)领事馆签发的身份证明文件经陆路、空路入境,不受时间停留限制。不丹公民也可无限期的居留印度。

2007年,印度与不丹重新谈判1949年条约,并签署新的《友好条约》。新条约取消了不丹必须接受印度外交“指导”的条款,赋予不丹更大的主权,并不再要求不丹在进口武器前需获得印度许可。

2008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1932~2024)访问不丹,表示强烈支持不丹的民主化进程。印度为不丹提供16个进出口通道(唯一例外是中国),并承诺在2021年前开发和进口至少1万兆不丹水电。

2012~2013财年,印度对不丹的财政援助为6亿美元(约300亿卢比)。此后数年持续增长,并在2015~2016年财年增至9.85亿美元(约616亿卢比),使不丹成为印度对外援助的最大受惠国。

2013年8月,不丹总理策林·托杰(ཚེ་རིང་སྟོབས་རྒྱས།)访问新德里,请求额外援助,最终达成540亿卢比(按当时汇率约8.19亿美元)的援助协议。其中,450亿卢比用于不丹第十一个五年计划,40亿卢比用于上一周期未完成项目,50亿卢比则作为印度为应对不丹经济放缓提供的“经济刺激计划”资金。

印度在不丹运营三座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416兆瓦,并正在建设三座新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129兆瓦。

2018年11月,不丹总理洛塔·策林(བློ་གྲོས་ཚེ་རིང་)首次海外访问就前往印度,并获得价值约450亿努(约6.35亿美元)的不丹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援助。在这次会谈中,双方就芒德奇水电项目(Mangdechhu Hydropower Project)电价展开谈判,洛塔·策林试图将电价提高至4.27努,但最终达成的价格为4.12努,接近印度提出的4.1努谈判价。另外,不丹还获得40亿努援助,用于贸易促进和经济合作。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1950~)将不丹作为个人首次外访目的地,期间为印度援建的不丹最高法院大楼揭幕,并承诺支持不丹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发展。他此次访问应不丹第五任国王及首相策林·托杰邀请,被印度媒体形容为一场“魅力攻势”,旨在强化印不关系,并遏制不丹与中国日益发展的联系。他还寻求深化经贸合作,包括水电合作协议,并讨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叛乱问题及中国事务。

莫迪表示,不丹是其首个外访地的“自然选择”,因两国有“独特和特殊的关系”,并期待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随行人员包括外交部长苏什玛·斯瓦贾、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和外交秘书苏贾塔·辛格。

2024年,不丹第五任国王授予莫迪不丹最高公民奖——龙王勋章(Order of the Dragon King),也是该奖项首次授予非不丹籍人士。

2019年,不丹首次接触印度传统体育项目Kho Kho,并计划于2025年1月参加在印度举办的首届Kho Kho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