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贡噶坚赞,公元1182年-公元1251年(生卒年),藏文sapan-kun-dgav-rgyal-mtshan;全称‘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亦称‘萨迦班智达’。他是中国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僧人,也是萨迦五祖中的第四祖。萨钦·贡噶宁波是他的祖父。
贡噶坚赞,幼年跟随伯父(扎巴坚赞)受了近事戒,接受严格的释典及经学教育;公元1204年,他又拜释迦师利(克什米尔班钦)为师,受了比丘戒,并学习法称论师的《量释论》等七因明论、《现观庄严论》等经论以及工艺学、星象学、声律学、医学、修辞学、诗歌、歌舞等印藏文化。
贡噶坚赞,是藏地第一位获得‘班智达’,梵文pandita(即大学者)称号的高僧。在藏传佛教后弘期成为娴熟因明学、医药学、工艺学、声律学和佛学(包括般若、中观学、戒律学、俱舍论等显宗经典,以及行、事、瑜伽和无上瑜伽密宗四续部),精通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在当时的藏地,如果能贯通这十个学科(即十明学)的学者,就被称为‘班智达’。
因为《因明学》,是来自古印度论师–陈那尊者、法称尊者。但是萨迦班智达不拘于现有注释体的格局,决定将内容全部重新组织,自成一脉体系,有着藏传佛教的鲜明特点,也标志藏传佛教的《因明学》更趋成熟。
萨迦班智达,曾经云游了前、后藏各地区,与藏地的各教派高僧及地方首领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公元1247年-蒙古定宗二年,萨迦班智达以六十四岁的高龄应召去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阔端皇太子(成吉思汗的孙子);协议商定西藏地区归顺蒙古(即元朝)的条件,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并致书给西藏各地的僧俗首领,劝说他们归顺于元朝,最终促成西藏以和平的方式归顺于中央政府(史称‘凉州会盟’)。
萨迦班智达著有《三律仪论》、《量理藏论》、《贤哲入门》、《乐器的论典》、《修辞学》、《声明学》、《萨迦格言》,还有医学著作《八支摄义》和工巧明著作《造像量度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