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公元1357年-1419年(生卒年),藏文tsong-kha-pa;本名罗桑扎巴,藏文blo-bzang-grags-pa他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中国青海湟中县,而藏语称‘湟中’为‘宗喀’,故称为‘宗喀巴’。
宗喀巴,幼年时在夏琼寺(原是噶当派寺院,后改为格鲁派),跟随噶当派的名僧顿珠仁钦学习显密教法。他十六岁时,远赴西藏深造;先后在前、后藏各地投师求法;在噶当、萨迦诸派的高僧大师指导下:研习五论、五明,兼通显密、造诣颇深。
鉴于当时西藏地区佛教的戒行废弛,僧侣生活放荡;宗喀巴决定以噶当派的教义为基础,结合自身对佛法的见解,逐渐形成一脉体系。宗喀巴的主张是从戒律入手,推广进行佛教的改革。
公元1409年,在帕竹地方政权的资助下,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创办‘大祈愿法会’(即传召大会,藏语‘默朗钦波’),同年又在拉萨东建立甘丹寺,标志着格鲁派已经形成。
宗喀巴,三十一岁时,为了振兴佛教的戒律,改为佩戴黄色僧帽(即持律者佩戴),众弟子亦跟随佩戴黄帽,亦称‘黄帽派’。
宗喀巴的诸多弟子,也纷纷在藏地各区建寺弘法,遂以宗喀巴的逝世日十月二十五日为宗教节日(即燃灯节),扩大影响。
格鲁派也在蒙古和硕特部及清朝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成为西藏地方执政的教派(即政教合一),也在蒙藏地区及其他地区广泛流行,并最终成为藏传佛教中势力最大的宗派。
宗喀巴与其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克主杰·格雷贝桑被尊称为‘师徒三尊’(藏文rje-yab-sras-gsum)。
宗喀巴著有《菩萨地戒品释·菩提正道》、《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阐明显密两宗的修行次第,提倡不分显密都必须恪守戒律,形成一代宗风。
宗喀巴,著作全集有十九帧,共一百六十余种。最著名的除上述两《广论》外,还有《现观庄严论善说金鬘疏》、《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论广释》、《辨了义不了义论》、《侍师五十颂释》、《因明七论入门祛蔽论》、《集密金刚圆满次第释》、《胜乐轮根本经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