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桑·贝丹益喜,意为‘吉祥智’,公元1738年-公元1780年(生卒年),藏文pan-chen-er-te-ni-dbal-ldan-ye-shes,他出生在后藏的香地扎西孜(今西藏南木林境内),丹贝益喜还是格鲁派的日喀则活佛六世。
在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丹贝益喜被认定为前世活佛的转世灵童。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丹贝益喜被迎入札什伦布寺坐床,他七岁时,受沙弥戒。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丹贝益喜前往布达拉宫,拜拉萨活佛七世—格桑嘉措为师,并学习佛法。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拉萨活佛七世–格桑嘉措圆寂后,丹贝益喜为他的转世灵童,剃度受戒。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清朝廷为丹贝益喜,颁赐金册、金印。
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英属的印度和不丹开战,丹贝益喜应请中央政府(清朝廷)出面调解:严正申明不丹是中国的藩属,西藏则属于中国的领土;一切皆应听从大清政府(中央政府)皇帝的命令。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丹贝益喜率领僧俗众人,前往热河(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庆贺乾隆帝七十寿辰。丹贝益喜还为沿途的成千上万蒙、藏王公及百姓广布教乘,摩顶福祐。
行程耗时一年多,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的七月抵达热河。乾隆帝破格,赐丹贝益喜乘坐大黄轿,及耗巨资在热河,仿照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以供丹贝益喜起居。
在乾隆帝七十寿辰的当天,丹贝益喜为乾隆帝施无量寿佛大灌顶。丹贝益喜接着前往北京的西黄寺;不久,他便患上天花,遂圆寂。
乾隆帝特谕于在北京西黄寺的西侧,建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并埋葬丹贝益喜的衣冠及经书。还用赤金铸造金塔一座,上嵌珍珠,迎入丹贝益西的肉身。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护送他的肉身至札什伦布寺。丹贝益喜一生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重大贡献。
丹贝益喜的文集共九函,主要有《至尊上师有寂之顶严班禅一切智罗桑丹贝益喜传·日之光明》、《道情歌集合编》、《至尊大德上师土观·罗桑却吉尼玛文集自函目录》、《至尊那若空行母生圆二次第之甚深缘念次第·大乐道要》和《白色怙主如意摩尼修法·如意自在天宝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