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咱瓦

373

罗咱瓦,藏文lo-tsa-wa,意为“世间眼”,汉译为“译师”,译师在佛教中是指能够翻译经论,还具备佛法修行的。在藏传佛教中“罗咱瓦”是一个很受尊敬的称谓,它与“班智达”的头衔同源,但在文化用法上,略显不同。

此图是1902年,大昭寺插画,由萨拉特·钱德拉·达斯绘制。

罗咱瓦并不限制在翻译经论上,在佛法修证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们还会收徒讲授,为他们指导修证,助力他们达到更高的修行境界。

此图是18世纪,噶举派传承,玛尔巴译师唐卡。

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罗咱瓦,藏文mar-ba-lotsawa,他以「修证成就」著称,又以“罗咱瓦”的称谓流传。

此图是18世纪,格鲁派传承,桂译师唐卡。

现在不少的藏文史籍里,都列有“班智达”、“罗咱瓦”的名单,大体上是藏传佛教前弘期的罗咱瓦50余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罗咱瓦137~168人,共计200多人左右。

此图是18世纪,达波噶举派传承,Sakyasri和Trophu译师,对坐唐卡。

早期的罗咱瓦多与班智达合作,后来两者独立分开的收徒,其中水平特别高的、能够担任终审责任的称为“大罗咱瓦”,藏文zhu-chen-gyi-lotsawa。

此图是吐蕃四茹。

在吐蕃时期的著名罗咱瓦,分别是吐蕃前期、中期、后期各三位,其中以吐蕃后期的三位罗咱瓦译品最多,三人的翻译各有重点,噶瓦·吉祥积以契经为重点;属卢·龙幢以戒律、中观为重点;尚·慧军以各种论典为重点。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