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寺,称“佛寺”、“寺院”、“寺宇”、“寺庵”、“僧坊”等,原是中国古代九个官署的事务执行机关,比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佛教则用“寺”来称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与古印度的“僧伽蓝”相同,又称“道场”、“精舍”、“丛林”、“兰若”、“招提”、“刹”等。在狮子国城内的四忂道头都有“说法堂”,每天三次集众讲法。著名的无畏山寺有五千僧;寺东西十里有“支提精舍”,僧两千;城南的“摩诃毗可罗精舍”(大寺),僧三千。这三大寺分别代表了当时狮子国佛教的三大派别。众寺除了国家配给的田宅、民户外,还建有僧库,多用来储存珍宝。

作为修持、行道中心,最早的寺院形式是佛教徒为佛陀建立“精舍”,如“竹林精舍”、“祇园精舍”等,简称为“园”,比如“祇树给孤独园”、“迦烂陀竹园”等。僧众中的一类修持者,多选在山林、清净处、或露宿、或庵居、或窟住,这种称为“阿兰若”(意译“远离”,即远离村落器闹处)、“招提”(意译“四方住处”,无主人的住处)、“丛林”等。

此图是衹园精舍遗址。

佛寺的规模、大小不一,职能、结构不同。佛、阿罗汉的遗体或遗物,都被置藏在“塔”中,从而形成了塔崇拜,一些寺庙就是为“塔供养”而建。寺庙安置、供养佛像,也与当时大乘思潮的兴起和希腊艺术的影响有关。

此图是公元3世纪,弥勒像,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公元5世纪初,法显游历天竺、狮子国,当时中天竺的寺院众多,有的可住达六、七百人;诸国的国王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众僧聚居和供奉对象,都按信仰派系区分。比如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诸沙弥供养罗云塔,毗昙师供养《阿毗昙》,律师供养《律》,大乘人供养《般若》及文殊、观音等,都各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此图是斯里兰卡,康提佛牙寺,二楼供奉的金佛。

在狮子国城内的四忂道头都有“说法堂”,每天三次集众讲法。著名的无畏山寺有五千僧;寺东西十里有“支提精舍”,僧两千;城南的“摩诃毗可罗精舍”(大寺),僧三千。这三大寺分别代表了当时狮子国佛教的三大派别。众寺除了国家配给的田宅、民户外,还建有僧库,多用来储存珍宝。

当时西域的佛教中心-中国于阗,最早就以赞摩寺和瞿摩底寺闻名中原,到了五代、宋代初时,它们仍然存在。于阗的王新寺(娑摩若寺)大约建造于公元4世纪初(见法显和玄奘的传记),“经三王方成”,其塔高约二十五丈,金银覆上,众宝合成。塔后佛堂,梁柱户扇窗牖(音yǒu),皆饰以金箔。僧房也严丽整饬,由岭东六国诸王供养。

唐玄奘、义净都前往了中印度的那烂陀寺留学,那烂陀寺是当时全印度的最高佛学院。

公元633年前后,该寺设有六院,住有各种学派的僧众万余人,常住僧大约四千人;到了公元675年,该寺增为八院,内有“外道”诸派十余个,僧众三千五百人。

自公元7-8世纪时,那烂陀寺成了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术中心,既是密教的重要理论基地,也是中国、朝鲜等地区的僧众,最为向往的留学和朝圣地。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寺院是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其中有九层浮图(已毁),举高九十丈(一说四十余丈),塔上之刹,又高十丈,架木而成,以金作盘与铃。浮图以北为佛殿,形如“太极殿”,内置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玉像二躯;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壁、青璅(音zǎo)绮疏。时人以为“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于斯”。菩提达摩历涉诸国,惟叹此寺的精丽为“阎浮所无也”(见《洛阳伽蓝记》卷一)。

隋唐时期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建寺,如隋代的大兴国寺、周武帝时的大云寺、唐玄宗时的开元寺等。重点寺院多属于佛学研习中心,因此成了诸大宗派形成的基地。如北魏的玄中寺被尊是净土宗的祖庭,陈隋之际的摄山栖霞寺是三论宗的重镇,隋代天台山的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基地,唐代大慈恩寺、西明寺是唯识法相宗的活动场所,终南山丰德寺是律宗的祖庭,至相寺是华严宗的开山地,大兴善寺是密宗的创业处,嵩山的少林寺被传为是禅宗的祖寺。事实上,上述的寺院都不是某个宗派私有或专有。

当时的佛寺结构呈现多样化,大慈恩寺房舍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分属十余院;西明寺十院,屋四千余间。寺内设院是僧众生活规范化的一种标志,也显示了修持、研习、供养诸法门的专业化。主要建有佛殿、僧房、塔院、钟鼓楼等基地设施外,还有译经院、藏经阁、讲堂(法堂)、禅堂、戒坛、上座院等。有的寺院是依照崇奉的主尊建造,记载中有观音院、文殊阁、普贤堂、华严院(主供卢舍那佛)、菩萨堂、罗汉堂、净土院、三阶院,以及为皇帝立像的真容院、圣容院等。也有以“院”为名的寺,如长安“草堂寺”,曾改为“建福院”。护法神多为四大天王,则供于天王殿。由于信奉的主尊不同,寺院的性质也略有差别。

比较普遍供养的是佛陀(阿难、大迦叶作侍)、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作侍)、毗卢佛和三世佛(即迦叶、释迦、弥勒)。

此图是隋代,菩萨铜鎏金造像,现收藏于美国哈佛艺术美术馆。

唐代有菩萨寺,随着菩萨信仰的增长,南宋以来,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分别成了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道场,被称为佛教的“四大名山”,寺内塑立罗汉,但是始终没有独立供奉罗汉的寺院。自从南朝建有“定林寺”,隋代创建“大禅定道场”,到了中唐时期禅寺兴盛,同时,律寺也取得专业的地位。到了两宋时期,禅寺风靡全国,就有了“五山十刹”的建立。元代时盛行南禅北教,“教”以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为主,即以经教为寺院的要务。明代的寺院为为三类,即禅、讲、教,彼此的界限相当严格。宋、明时期以后,三教融合渐成定势,不但可以在道观中供奉佛像,佛寺的造像呈现了多元化。据明传灯撰《建关岳二王祠疏》中记载,寺中伽蓝神,多祀关羽父子,至建高明寺,又置岳飞为护伽蓝神,即“创二王之殿于大佛之东西偏”。

藏传佛教兴起后,寺院建筑增添了密教内容。在清代,黄教(格鲁派)寺院在藏地约有四千所,内蒙古地区约有一千所。西藏民主改革以前,藏地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因为文化教育容纳了佛教范畴,所以寺院的社会职能与汉地有很大的区别。佛教寺院遍及所有的佛教信仰国家、民族和地区,且无不与本地的文化传统、民间习俗、宗教观念和社会需要等发生密切关系,因而各有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自的文化形态和大众心理。

中国的寺院按僧人性别区分,有僧寺、尼寺之分,按其与国家(朝廷)的关系,有敕建和非敕建之分。非敕建的寺院,是民间或僧尼自发建造,大小不等,数量众多;有些有佛像,有些是草庵、洞窟;大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在历史上,因为寺院经济也是社会整体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与世俗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历来都被当政者关注,并力图加以控制。佛教的盛衰、消长,也与此有相当大的关系。

此图是中国江孜,白居寺的吉祥多门塔,壁画。

寺院的建筑、造像、壁画、经书以及法器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文史、艺术价值。在中国,很多古寺都在建国后,被列为国家或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