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342

天台宗,简称“台宗”,汉传佛教的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𫖮(又称智者),因为他常住在浙江的天台山,所以命名为天台宗;此宗以《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立宗的主要经典,也称为“法华宗”。

天台宗同时推崇般若中观派的理论,尤其是《大智度论》,尊奉印度的龙树为本宗始祖,二祖慧文、三组慧思,从北齐迁至到南方后,逐渐形成了用这里回顾观,统帅全部教理和践行的独特主张;智𫖮被推为四祖,他先后著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等,称为天台三大部;还传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义疏》等,称为天台小五部,由此构成了天台宗的庞杂思想体系。

此图是中国明代,《天台山》卷轴画,吴彬绘制。

天台宗的根本修习是止观双修,也是体验实相的根本途径,也比其他宗派都重视禅法的功能;所传承的《小止观》、《六妙法门》等,继承了有部的古典禅法并有新的发展,最后形成法华三昧,及据此三昧而作的法华安乐行

天台宗提倡的观法有很多的内容,最能体现精神的是由三智一心发展而来的一心三观,即将《大智度论》中的三智一心得的说法,用来阐发《中论》三是偈的思想。三智一心说明道种智(修悟道之智)、一切智(共同智)和一切种智(别相智)可以在一心同时(同一认识瞬间)具有;三是偈断定任何现象都可同时具有这里回顾(共相)、(别相)、(共相与别相的统一)的性质,一心三观要求用此三智,同时看到现象的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被认为是现象固有的真实性,即名为三谛;三谛相即,不用隔离,又称为圆融三谛

天台宗沿袭了般若中观派所重视的“实相”传统,但是它的变更很大。所谓实相,即现象的真相,与法性一样,大体可分两类:一、自相(别相),如水的湿相,地的坚相;二、共相,如水、地的无常、空等;佛教一般将坚、湿度等归为世俗认识,称为空性是真理性认识,称为真;再从圆融三谛来看,真、假都不能,即一切法悉是实相。

在《法华经》中关于相、性等的十如是之说,据道生《法华意疏》解释,它们是用来诠释诸法-主要是佛法形成的因素和过程的,而天台宗人认为,十如是都是的表现,而不离如,因而是永恒的。同理,一切众生可分为四圣六道,名为十界;总称众生为有情世间,众生所居称为器世间,构成了二者的基本因素,称为五阴,简称三种世间,都是与自性的统一、是永恒的。十如是、十界三种世间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容纳、相互渗透,构成了三千,代表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悉在一念之中。除非无心,介尔有心,即具三千,称为一念三千三千是本然的永恒存在,不论佛心众生心,无一例外,都本然而有,即性具三千善、恶、无记,是指三千的道德属性,也是本然而有,名为性具善恶实相,即遍存于一切法的本性中,称性具实相性具说排除了以唯识等,种种一元论的缘起说,也排除了以八不释释实相的怀疑论,成为天台宗的独家主张。

智𫖮对《维摩诘经》的重要命题-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作了特别的发挥,他认为无住,是本时实相真谛;一切法,是本时森罗俗谛由实相真本垂于俗迹,则为俗迹即显真本,即本、迹是统一的;此中无住,是鸠摩罗什所说诸法-缘感未起未知所寄的道理。本时森罗俗谛三千本时、未知所寄的状态;及至业感缘起真本垂迹于俗,遂有现实的三千世间种种差别;现实的差别虽多,但实相真本是一,蕴含于本时三千不变。三千,由的关键是惑;心是三业的统帅,一念即使三千垂迹;的染净善恶,造成了三千隐显特异,万有差别。天台宗很注重强调伏结断惑,修心发悟

智𫖮的天台三大部,都由他的弟子-灌顶(章安大师),记录整理而成,灌顶还编有《国清百录》、撰有《涅槃玄义》、《涅槃文句》等,是扩大天台宗影响力的中坚力量,也被尊奉为第五祖;他的弟子-智威,再传慧威,从玄朗到湛然,思想已为之一变;湛然性具解释为一心真如,一念三千就成了真如随缘;同时发挥了《起信论》心色不二的思想,他著有《金刚錍》,提倡无情有性说,与禅宗北宗这里回顾一起,与宗密为代表的南宗禅与华严合流的思潮相抗衡,湛然是天台宗在中唐时期的复兴者,被尊奉为第九祖

北宋初年,天台宗分化出了山家山外两派,使得天台宗再度活跃;先是晤恩注疏了智𫖮所著《金光明经玄义》略本,名为《发挥记》,他主张直了法性,反对观心;智圆、宗昱等人承认观心,认为此就是法性真心,也提倡真心观;知礼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依据,斥直了法性有教无观,斥真心观别教随缘(指《起信论》的观点)、缘理断九(与“性具三千”之本宗思想有悖),他先后撰有《扶宗记》、《观心二百问》、《十不二门指要钞》等,并自称山家,贬低对立面为山外山家派即成了天台宗的正传。

在元、明、清三代,天台宗与华严宗、法相宗一起,作为教门一直在流传,也有知名学僧和知名著作。

此图是日本比睿山,延历寺,阿弥陀堂。

公元804年,日僧-最澄前往大唐求法,在天台山师从湛然门下的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教义,他回国后以比睿山为传教中心,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同时还弘传密教。

公元838年,最澄弟子-圆仁等人前往大唐,继续学习密教和天台教义,所著述的《入唐求法巡礼记》记载了会昌灭佛前后的重要史料。

公元1003年,日本天台宗又先后派遣寂照、绍良等人入宋,向知礼师徒咨询了天台教义。

公元1072年,日本天台宗名僧成寻等入宋,礼天台、五台等佛教名山,著述《参天台、五台山记》,具有史料价值。

公元13世纪,日僧日莲根据《妙法莲华经》,创立了日莲宗,也尊崇天台宗和天台教义。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