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671

玄奘(?-公元664年),通称“三藏法师”,又称“唐三藏”,俗称“唐僧”,他是唐代僧人,汉传佛教的五大翻译家之一、旅行家、法相宗的创始人。

此图是玄奘画像,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图是玄奘故居。

据《续高僧传》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法师行状》、《玄奘法师塔铭》等记载,玄奘俗姓陈,名祎(yī),洛州缑(gōu)氏(今河南偃师)人,但是关于他的世寿说法不同,有63、64、65岁的说法,他出生在一个儒学官僚家庭;由他的二兄-长捷法师带往洛阳净土寺居留,他得以受到佛教的熏陶,于13岁时出家。

隋末,洛阳兵饥交加,玄奘与二兄前往长安,随后辗转来到成都。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玄奘受具足戒,当时的政局稍微稳定,于是,他结伴商旅到了三峡,游历荆扬、北上燕赵,后来又回到了长安;他所到之地都是佛教义学很发达的位置,他随行参访、博闻勤学、诵讲并重,因而得以看见全国佛学的概貌,并与当时盛行的佛学思潮交流,包括三阶教、成实学、涅槃学、三论学等,他关注的重点是瑜伽行派的两支,即摄论学地论学,还有以说一切有部论著为主的毗昙学,在深入的接触中,使他逐渐觉得国内佛教在义理上的分歧,已经到了“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的程度。

据《慈恩寺》记载,当时涉及的问题“百有馀科”,玄奘自言它们主要集中在佛性的理解上,即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由此触发了他出国留学、探求佛教真理的直接动机。

此图是中国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向唐王朝陈表西行,朝廷诏令不许,但他还是冒禁令走出了长安、偷渡玉门关,他抵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后,受到了高昌王麹文泰母子的礼待,还为玄奘剃度了4名沙弥做侍伴,高昌王为他筹置了往返20年的资金,还递书西域24国请代为护送,当时的高昌与正控制西域路上的突厥交好,使得他顺利到达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土),经过迦毕试(今喀布尔北)后,进入了北印度,在这里,他游历了说一切有部的传统领地和瑜伽行派发源地-犍陀罗、迦湿弥罗,并为后来的参学作了进一步的语言准备。

此图是印度比哈儿邦,那烂陀寺遗址。

接着,玄奘转向去往佛陀住世时的故乡,还巡礼了佛陀的出生地、初转法轮地等多处佛教遗迹,由此他南渡恒河,到达佛陀住世时的主要活动地区-摩揭陀,进了五印学术水平最高、最集中的那烂陀寺

此时距离玄奘离国,已有5年。

在那烂陀寺时,玄奘主要师从瑜伽行派的论师戒贤学《瑜伽师地论》,还广习大乘中观派、小乘诸宗论著,也涉猎声明、因明、医方、术数等俗学,还有《吠陀》在内的其他教派典籍。

此图是玄奘西域之行的地图。

玄奘在那烂陀寺度过了5年,随后又前往中印、东印、南印和西印的诸国游学,转而来到了北印的钵伐多(今巴基斯坦旁遮普邦),他在此地呆了2年,重点学习正量部的要典,接着又折往那烂陀寺,之后的3年,他就在那烂陀寺附近向诸多名师质疑问学。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初,玄奘萌发了归国的念头,他准备东归时,戒贤请他为寺僧主讲瑜伽行派诸论,由此而引发了系列的学术争论。

此图是印度那烂陀寺遗址旁的玄奘纪念馆。

当时,那烂陀寺的中观派论师以《中》、《百》论旨,认为瑜伽行派推崇的圆成实性应该遣除,玄奘撰写了《会宗论》3000颂,用以调和二派的对立,结果取得了理论上的胜利,使他的声誉大振。

同时,南印度王灌顶师-般若毱多,明正量部义,造《破大乘论》700颂。乌荼国小乘师上呈摩揭陀国-戒日王,要求与大乘师对决是非,正量部是当时最有势力的佛教部派,戒日王下令戒贤出来对应,玄奘被推选为四个代表之一。

而婆罗门持顺世外道四十义在那烂陀寺论难,玄奘力驳数论、胜论和其他外道的谬误与陋习,再得知《破大乘论》的内容后,作了《制恶见论》1600颂。

玄奘的学说引起了东印度迦摩缕婆国-童子王的关注,并遣使将他迎到国内供养,玄奘为国王广破邪徒,造《三身论》300颂。数月后,童子王与玄奘一起,沿着恒河上溯,奔赴戒日王在摩揭陀-曲女城举行的五印学术集会,以观支那法师之论。参加集会的有18列国的国王及使臣队伍,大小乘僧3000余,婆罗门及尼乾外道2000余。玄奘作为论主,宣说《制恶见论》,“别写一本,悬会场门外,示一切人”。玄奘在回忆这次集会时说:“当时诸王及千百徒众,定其深浅。此立大乘之旨,彼竖半教之宗,往复之间,词气不无高下,务存正理,靡护人情”。辩论的结果是玄奘全胜,并赢得了“大乘天”(大乘佛教)、“解脱天”(部派佛教)的声誉。

Photograph of the rear view of the ruins of the Baladitya Temple at Nalanda, Bihar, taken by Joseph David Beglar in 1872.

据传《制恶见论》的要点,集中在《真唯识量》,因为此量是针对正量部的问难,捍卫了唯识的宗旨,所以它的因明形式是出于论战的需要,有特定的条件性。

玄奘参加完戒日王在钵罗耶伽国(恒河与朱穆那河汇流处)举行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后,就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此图是中国新疆,于阗遗址。

玄奘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后,就上表唐朝廷请求归国。

此图是唐太宗。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奉命回到了长安,并受到了隆重的欢迎,随后被安置于弘福寺。此时正值唐太宗准备东征,戎马倥偬(zǒng),不过,唐太宗还是在洛阳接见了玄奘,试着劝说玄奘从政,而玄奘是申请了专事译经,唐太宗敕令房玄龄筹办一切,并在全国征集最有学识的名僧高德,组成了中国佛教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分工最细密的国家译场,同年六月,玄奘译出《菩萨藏经》,开始了之后的译经事业。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亲自为玄奘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即唐高宗)则撰写了《述圣记》、《菩萨藏经序》;同年冬,大慈恩寺建成,还特别建造了译经院,命玄奘为该寺的上座,并下诏移此翻译。

玄奘成了名副其实的法门领袖

武则天当了皇后,开始崇佛抑道,使得玄奘的地位再次上升。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朝廷重派朝臣参与玄奘的译经事业,并为慈恩寺撰文立碑;唐高宗的幼年师父-宝乘出家为尼,以玄奘为阿阇黎;武则天生子时,请玄奘为孩子剃发,并赐号为“佛光王”。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西明寺建成,敕给玄奘上房1口,沙弥10人。玄奘上表,并以皇帝、皇后二圣并称,曾提出更改道先释后这个有关李唐宗系政权的敏感问题。

唐王朝为玄奘组织了两次译场,分参与笔受、证义、证梵、缀文及从事字学、书写等,属于集体译文,官方监审。但不久“翻译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到唐高宗时,又恢复了早先的译场方式,玄奘提出“五不翻”原则,反对“畸文”、“畸质”两种极端,是古代翻译信、达、雅的典范,他还重视讲授,“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请义”,“日夕已去,寺内弟子百馀人,咸请教诫”,也常与“诸德论西方圣贤玄义,诸部异端”,高论剧谈,开拓视野,使唐朝的佛学得到了全面提升。

玄奘的译籍,称为“新译”,与之前的“旧译”相对,形成了后来中国佛学的两大来源,他重点译介的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由此形成法相宗俱舍新师,同时带动了因明学的兴盛;他还翻译中观派的名作,并重新组织翻译对中国佛学影响巨大的般若经类,共600卷;他还译出胜论学派的经典《胜论十句义论》,他基于对自身学术的自信,对其他异说采用宽容态度,即坚持“务存正理,靡护人情”的原则,也多取兼容圆融的态度。

玄奘在印度的学术著作,没有被介绍回来。

玄奘的西域之行,扩大了唐王朝对外的影响和全面交流,由辩机记录,为唐太宗特撰的《大唐西域记》,至今还是重要的文献资料。

玄奘回国的次年,戒日王遣使到长安,唐太宗命梁怀璥持节慰抚,密切了中印的交往。后世称玄奘是开辟中印友好关系的文化使者。

玄奘从西域带回了各种典籍,共有520夹,657部,除佛典之外,还有因明、声论等典籍,总共所译凡74部,1335卷。此外,玄奘还应天竺僧俗之请,将《道德经》、《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在他的带动下,佛教界再次掀起了前往印度留学的潮流,同时还携带了大量中土典籍西去。中印双向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

最能代表玄奘思想,是他晚年编译的《成唯识论》,这部著作总结了瑜伽行派在印度发展的最高成就,将唯识无境的哲学和转识成智的实践,联结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也从理论解决推动他出国问学的主要困惑。按《成唯识论》的解释,众生的种姓是由第八识中种子决定的,种子分有两种:一是本有,二是新熏,承认本有,表明种姓是先天的,肯定新熏,表明种姓是可变的,种姓的可变与否,全决定于外在的熏习,即后天的实践和学习。

此图是日本佛画,玄奘画像。

玄奘的门徒众多,声誉直达朝鲜、日本,很多慕名者都竞相来学,由于彼此的理解不同、阐释有异,将玄奘的教义分成两个系统:

一、窥基的慈恩宗系,主张佛性理、行之分,行佛性是成佛的内在根据,并非一切众生都有,五种姓中一分有情,就永远不会成佛;

二、圆测的西明寺系,又称新罗系,与“旧译”的联系较多,坚持玄奘肯定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由此引起二者对心性等不同的解释。

代表玄奘法相宗影响后世的,主要是窥基系的慈恩宗。

此图是般若经曼荼罗,下方左侧是玄奘法师,他翻译了《大般若经》,右侧是深沙大将,他是玄奘西行的护法神,旧时在诵读《大般若经》的法会上,都要悬挂此幅佛画。现在的日本还留有这个习俗。

法相宗是以法相立宗的派系,与着眼佛性的禅宗不同,法相宗着眼的是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宗派。

此图是唐太宗在《御制圣教序》中,对玄奘大师的赞誉: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当年,玄奘前往印度就是为了搞清当时国内纠结不清的唯识理论,并实地考察了佛陀的事迹及留存的遗迹,全面学习和了解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论及实践方法,他回国后致力于经书的翻译,他的翻译事业得到了唐王朝的支持,他翻译了数千卷的经书,被誉为正遍知、法门领袖,并被唐王朝视为国宝,他追究唯识论的真谛,在理论实践的影响和意义上都极其深远,特别是在修证的实践问题都具有指导作用。

法相宗所传唯识因明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律宗的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为戒体)。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