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

340

佛教建筑是指佛教徒居住、生活的场所以及从事各种佛教活动或具有佛教纪念意义的场所和建筑物;起源于天竺(今印度),主要有(即以殿堂、庭院为主)和两类。

天竺佛教建筑以“阿兰若”和“僧伽蓝”为主:

  • “阿兰若”,梵文Āranyaka或Āranya,原指树林、寂静处,即在远郊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是僧人清净修道的场所,后来泛指为佛寺。
此图是印度,菩提迦耶。

相传佛陀得道成佛后,在鹿野苑为五比丘第一次讲法。鹿野苑遂成了佛教活动场所,并建有园林、亭堂等。佛陀觉悟的菩提伽耶(梵文Buddhagayā)建有大菩提寺,寺东大门前有一石牌坊,大门两侧有佛龛,寺内有大殿,主体建筑是大约50米高的犹如金字塔式的佛塔,底座是边长各15米的四方形,往上逐渐收缩,顶部为圆柱状。寺内其余三面有六十余根约2米高的石制围栏柱,建于公元前5-前2世纪。

  • “僧伽蓝”,梵文Sanghārāma,是僧众共住的园林,又分为“支提”和“精舍”两种。
  1. 支提,梵文Chaitya,一般依山开凿,多在洞窟里,有舍利塔或殿。早期佛教的支提,多在王舍旧城的“灵山”五峰开凿,有七叶窟、毕钵罗窟、提婆达多石室等,传说佛陀曾长年居此修行说法。法显瞻仰时,“佛说法堂已毁坏,止有砖壁基在”(《法显传》卷三)。
  2. 精舍,梵文Vihāra,原是讲道场,后成为僧众的住所,中有殿堂,四周绕置僧房,多建在平地上。
此图是菩提伽耶。

早期佛教最著名的两处大精舍是:

  1. 佛陀在王舍城传教时,有长者迦兰陀(梵文Kālanda)以大竹园奉佛,称“迦兰陀竹园”,梵文Kālanda-Venuana;
  2. 佛陀在舍卫城说法时,有富商给孤独长者(梵文Anāthapindika)以金铺地大价格购得波斯匿王太子衹陀在城南的一处花园,作为佛陀说法、驻锡的场所。衹陀太子深受感动,遂将园中林木奉献与佛,故称“衹树给孤独园”,梵文Jetavana Vihāra。
此图是《大唐西域记》金银交替书写,绀纸,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据《大唐西域记》卷六载,玄奘游此地时,“都城荒颓”,“伽蓝数百,圮(音pǐ)坏良多”。

此图是那烂陀遗址。

在公元5-12世纪的那烂陀寺(梵文Nālanda)和超戒寺(梵文Vikramasila)是天竺中古时期最为著名的精舍寺院。前者是大乘瑜伽行派的学术中心,后者是密教学术中心。天竺佛寺建筑被毁殆尽,迄今仅存遗址。

此图是中国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此图选自柏石曼-《中国建筑和宗教文化》。

中国的佛寺建筑则秉承了天竺佛寺建筑的特点,分为依山式的支提和平川式的精舍两种:

  • 支提式主要在西域、河西走廊及中原以北。多在新月形山脉的陡峭山崖上的洞窟内,著名的有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窟内有方形石塔柱或佛龛,以示支提分位。因石窟支提佛寺建筑毁坏严重,无法明确建筑特点,但从洞窟的风格来看,或多或少地仿效了犍陀罗支提佛寺的艺术特征。
此图是中国敦煌,莫高窟。
  • 中原及南方汉地佛教建筑多以精舍为主。
  1. 据传东汉时期的汉明帝遣使赴西域求佛法及佛经回来,“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牟子《理惑论》)。后因此次求法,“白马负图,表之中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或“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高僧传》卷一)。故“白马寺”由此而得。据说,白马寺式样仿照天竺的衹园精舍,中有殿、塔。这也是现存文献中记录最早的佛寺。
  2. 东汉后期,“桓帝好神,数祠浮屠、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后汉书•西域传》)。东汉末年,笮(音zuó)融在徐州建造规模宏大的浮屠祠,“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馀人,悉课读佛经”(《三国志•刘繇传》)。
  3. 三国以后,长安、洛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佛寺渐多。
  4. 东晋南北朝时佛教隆盛,建寺风靡。
  5. 南朝仅梁武帝时佛寺就有五百多所。北朝仅北魏时多洛阳就有佛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各州郡有佛寺三万余所。其中洛阳永宁寺最为气派,就连菩提达摩亦赞叹:“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6. 隋唐时代,佛寺极盛,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佛寺皆建于此时。中国佛寺建筑的结构,早期承天竺以塔为中心的塔、寺合一式。东晋南北朝时皇亲贵戚、公卿大夫多施舍私宅作为佛寺,以厅堂供奉佛像从而代替佛塔,基本形成了中国院落式格局统—院落重重,回廊周匝。隋唐时期遂成定型,佛寺布局将以前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佛塔改为殿堂。
此图是中国辽宁,奉国寺,大雄宝殿。

寺院结构与殿堂配置一般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有:山门,一般有三个门,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或作“无作门”)。式样多是殿堂式,称为“三门殿”或“山门殿”,殿内两侧塑有两位手持金刚杵的怒目金刚力士像。天王殿,中间供奉大肚弥勒佛,左右是四大天王像,弥勒佛背后是手执宝杵的韦驮天王像。

大雄宝殿,又称“正殿”或“大殿”,殿内供奉的主尊有释迦牟尼佛,或毗卢佛、接引佛,形式为一尊像、三尊像或五方佛像,有的殿内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背面是观音像。

此图是河南,慈胜寺。

菩萨殿,供奉“观音菩萨”或“地藏菩萨”。配殿,东面为伽蓝殿,供奉波斯匿王及其太子衹陀合给孤独;西殿配一殿为祖师殿,多为禅宗系统,正宗供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左为六祖慧能,右为百丈怀海。法堂,亦称讲堂,为讲说佛法皈戒集会殿场所,置法座讲台,左钟右鼓,后挂释迦摩尼说法传道画像。另外,有的寺院还设有罗汉堂、藏经阁以及塔院。汉地寺院殿堂多采用木结构平顶屋脊式建筑,斗拱飞舞,翅角飞翼;大殿正脊上的宝刹与垂脊上的走兽相呼应,平中有凸,静中有动,丝毫没有平板、呆滞之感。布局结构注重对称,讲究大与小、高与低、宽与狭、明与暗、繁与简、动与静、方与圆、曲与直等各种对比,在对比中显示和谐之美。

此图是黑水城遗址。

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亦分为平川式和依山式两种,在具体构造上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藏式平川式寺院建筑一般为:主殿居中,经殿、佛殿环绕四周,主殿主体建筑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用花岗岩砌成干墙,高三至五层,下大上小,最上为平台;上部土木结构的殿堂建筑于平台上。正脊有法轮、金幡、宝塔、莲盘,垂脊有飞禽、走兽等饰物。主殿一楼正殿有二十根巨柱,支撑大殿三层主体结构。拉萨的大昭寺即是藏传佛教典型的平川式寺院。
  • 依山式则用巨型花岗岩直接砌在山基岩体上,顺山势直至山顶,宫殿覆盖整个山体。内部回廊交错纵横,宫殿、经堂、天井、平台等均以石木结构连为一体。加上各种装饰物及雕刻、彩绘等,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典型的有拉萨的布达拉宫及黄教三大寺等。
此图是中国西藏,阿里。

在中国佛教建筑中,佛塔后来虽失去了寺院中的主体地位,但仍然是佛教建筑中的一枝奇葩。塔,梵文Stūpa,音译“窣堵波”,原意是“坟”,起源甚早,是天竺有地位之人死后的一种礼遇。

据《长阿含经》卷三载:“天下有四种应得起塔,香花缯盖,伎乐供养。何等为四?一者如来应得起塔,二者辟支佛,三者声闻人,四者转轮王。”

塔,初为圆丘,佛灭后,舍利入塔,塔遂被赋予佛教意义。阿育王时代,塔始成覆钵式,由台、覆钵、平头、竿、伞五部分组成,并于平头上凿龛,内刻浮雕。

塔在天竺也有窣堵波与支提的分别,前者埋有佛舍利,称为舍利塔,后者没有舍利,专供礼拜。后来又发展为石窟中堂后壁刻为佛塔。

密教兴起后,又出现了一种金刚宝座式塔,由中央大、四隅小的五座塔组成。

此图是印度式窣堵波。

原本汉文里没有“塔”字,是因为“窣堵波”传入中国后,便造了“”字。

佛塔在中国分布甚广,数量亦大,塔的平面形状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依材料的不同,有木、石、土、砖、铜、铁、琉璃等。

据文献记载:隋代以前多为木塔;唐代以后多为砖塔;宋代用的是铁色琉璃砖砌成的“铁塔”;五代时期有石塔等。

中国西藏,江孜,白居寺,吉祥塔。

塔的式样主要有:墓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瓶形式塔、金刚宝座塔等。后三种塔有佛龛及佛雕,精巧美观。佛塔在东北亚、东南亚也很盛行,朝鲜、韩国、日本的佛塔都是仿照中国式,尤以楼阁式塔居多;斯里兰卡的“大塔”(《法显传》卷四)、缅甸的瑞德光塔、老挝的塔銮、柬埔寨的吴哥寺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等建筑,则以高、大、阔著称于世。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