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学派

401

中观学派,梵文mādhyamika,简称“中观派”,亦称“中观宗”、“大乘空宗”。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别

此图是19世纪,八邦寺风格,龙树、提婆唐卡。

中观学派大约在公元3世纪由龙树尊者、提婆尊者所创,主要的论籍保存在中国汉、藏两种译文里。其中的《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简称“三论”,加上《大智度论》,亦称“四论”,亦是中国“三论宗”信奉的要典。其他如《十住毗婆沙》、《回诤论》、《劝发诸王要偈》、《百字论释》等也都很有影响。

中观学派发挥的是「般若」经类的思想,以“假有性空”为核心,提出“二谛”、“三是偈”以及“八不中道”和“实相涅槃”等说法。认为由世俗名言概念所获得的认识,都属于戏论范围,被称为“俗谛”,以名言等因缘生法,本无自性的认识,称为“真谛”。承认有一种直觉性的“现现”,但没有描述,也无论证。从“俗谛”说,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从“真谛”看,这一切皆无自性,都“毕竟空”。但“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中观•观四谛品》)。

这种在理论上把“性空”和“俗有”统一起来,在认识上和方法上把‘名言’同‘实相’、‘俗谛’同‘真谛’统一起来,在宗教实践上,把‘世间’和‘出世间’、‘烦恼’和‘涅槃’统一起来,不着有、无二边的观点,就叫做“中观”。但它的真正理论基础,却是认识主体与物自体(实相)的绝对对立和完全分裂。它用“八不”揭示认识,尤其是概念的内在矛盾,并认为「矛盾」就是荒谬,因此,认识的本性就在于不可能把握客观真实。凡被认识的对象,全是臆想的产物,妄加以名相的结果,属于虚幻的假象。施设的假名,通称“假有”;此“假有”即无本身自性,也不反映本然的“实相”,故曰“性空”。既承认假象假名,又承认实无自性,二者的统一,即名“中道”。“实相”意谓“不是认识的那个样子”,属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范围,既不可肯定为“”,亦不肯定为“”,故对真谛的表达,只能用“非”、“无”、“空”等只破不立的方法,消除对它的分别和执著,而不能作任何肯定性表述。

此图是18世纪,龙树唐卡。

瑜伽行学派盛行之后,又出现了佛护、清辨两家,坚持龙树、提婆之学,始自称“中观”学派。佛护著有《中论注》,保存在藏文的译本中;清辨亦有《中论注》,题名《般若灯论》(署作者为“分别明”),又有《中观心论》,有藏译本,汉译略作《掌珍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承认「因明」在破、立上的作用,并加以运用;主要是坚持中观学派的“二谛”说,反对瑜伽行学派的“三自性”说。

其后,佛护一系又有月称尊者,坚持“无自性”说和‘只破不立’的方法论,反对瑜伽行学派有心无境”的主张和清辨以「因明立论」的方法,名“随应破派”;清辨一系则称为“自立量派”。

月称的著作多为梵藏本,其代表作《入中论》,近由法尊法师从藏文译为汉文。

中观学派最后的大家是寂天尊者,继续以“无自性”说抨击“境无心有”的唯识家主张,其代表作《菩提行经》、《学处要集》(即汉译《大乘宝要义论》),在汉、藏均有译本。

中观学派对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汉文系统以传龙树尊者、提婆尊者的学说为主,经中国新疆地区,由鸠摩罗什大师译介进来;“随应破”和“自立量”两派,在藏文系统受到重视。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